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已正式進入秋涼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雨水都逐漸的多了起來,這會導致人體濕氣的加重,威脅身體的健康,俗話說濕邪乃萬病之源,我們要注意及時的排除體內濕氣,下面小編告訴你幾個中醫祛濕方法,快來學學吧。
一、艾灸除濕
和西藥治標不治本不同,中草藥能治疾病之本,除濕的關鍵也在于治本。并不是說少喝水就能減少體內的濕氣嚴重程度。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對春季除濕邪更是有他法所無法替代的良效。
二、拔罐療法祛濕
我國的一些傳統的中醫療法對于身體的防濕祛濕有很好的療效,比如說現在只是在農村地區或者較偏遠地區才會使用的拔罐療法就對祛濕很有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濕氣,近幾年來拔罐療法在都市也開始流行起來,可見這一療法確實經得住實踐考驗。
三、祛濕還得靠食療
1、玉米排骨湯
原料:玉米三支 小排骨一斤
調料:鹽,姜片、酒
做法:
1、玉米洗凈,切小塊待用;小排骨清洗干凈,放沸水里去汆燙一會兒,取出,用溫水沖洗干凈瀝干;
2、小排骨重新入鍋,加水(排骨的二或三倍)燒開,待泡沫涌起,小心地撇凈浮沫,加酒、姜片,大火煮開轉小火燜約一小時,加入玉米,再燜一小時,加適量鹽即成。
2、參芪粥
原料: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濕盛帶來的身體不適。
3、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原料: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凈。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祛濕除困、清熱解毒。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防濕祛濕的幾款食療方,回南天要多吃祛濕的時候,這個時候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要少吃,避免出現濕熱癥狀。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現已正式進入秋涼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雨水都逐漸的多了起來,這會導致人體濕氣的加重,威脅身體的健康,俗話說濕邪乃萬病之源,我們要注意及……詳細>>
很多人的身體里會有濕氣,這對身體是很不好的,那拔罐能祛濕氣嗎?下面來告訴你拔罐能祛濕氣嗎?還有拔罐的三大誤區是什么?詳細>>
減肥可以說是女人的終生事業,很多有身材困擾的女性將瘦身的需求放在了中醫傳統拔罐減肥上,究竟拔罐減肥有哪些原理,它真的有效嗎?還有哪些注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