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 成杰輝
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寒露之名相對白露而來,此時的氣溫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故名“寒露”。如果說白露標志著炎熱向涼爽過渡,暑氣尚未完全消盡,那么寒露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正如俗語所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提示天氣真的轉涼,已經離冬天不遠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季節的轉變,寒露時節已到深秋,氣候除了明顯轉涼外,濕度也逐漸降低,早晚清涼、風高物燥是寒露時期的氣候特點,所以,防寒防燥是本時期養生保健的首要任務。另外,秋菊盛放,“菊始黃華”是寒露節氣的物候特點之一,因此,賞菊也是本時期養生的重要內容。
防寒
寒露一到,氣溫下降,入夜更涼。俗話說“寒露腳不露”,就是告誡人們應注意此時的天氣變化,特別要注意保暖,及時增減衣服,尤其不要赤足露趾穿涼鞋,以防“寒從足生”。中醫認為“上為陽,下為陰”,兩腳在下,易受陰寒之邪侵襲,而且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再加上腳部的脂肪層很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刺激。腳部一旦受涼,就會損傷人體陽氣,陽氣耗損,失其溫通,機體抵抗力隨即下降。另外,呼吸道對冷空氣的刺激最為敏感,驟然降溫也會使呼吸系統的免疫力下降,病毒、細菌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引發氣管炎、肺炎。所以,寒露時期應重點防寒護腳,保持腳部的溫暖舒適,除了要穿保暖性能較好的衣服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泡腳能暖身健體,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而且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的營養,緩解下肢酸痛,消除一天的疲勞。
防燥
隨著深秋的到來,南方地區的氣候也越來越干燥,燥邪侵襲,易損陰津,此時最先出現的癥狀常常是皮膚干燥、鼻干咽干。從中醫角度上說,金秋時節與肺相應,肺為嬌臟,喜潤惡燥,而肺合皮毛,且鼻與咽喉均是肺之門戶,皮膚干燥、鼻干咽干正是肺陰受損、失其潤澤的表現,此時宜多食滋陰潤燥食物,如蜂蜜、芝麻、銀耳、蓮藕、荸薺、百合、番茄、梨、香蕉等,若寒、燥癥狀均明顯者,可吃熟地、杞子、核桃、首烏、蓯蓉等溫潤之物,能起到養陰而不傷陽之效果。但應注意的是,寒露氣候雖涼但同時也燥,辛辣食物應少吃,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蒜及酒等,在用蔥、姜、蒜、辣椒等作為調味品時也要減少其用量,因辛辣之物助陽傷陰,平素陰虛內熱之人更應慎吃。另外,寒露時節人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適應氣候的變化,此時不能急于大補,特別是進食肥膩的野味,否則易使脾胃運化失常而生火、生痰、生燥,更傷陰。
賞菊
菊花,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載培歷史。古人把梅、蘭、竹、菊統稱“四君子”,時至今日,菊花仍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由于菊花具有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色澤艷麗、花形多變等特點,曾讓多少愛菊賞菊之文人雅士留下多篇膾炙人口的動人詩句。如晉代詩人陶淵明贊美菊花:“懷以貞秀枝,卓為霜下杰。”他辭官回歸故園,“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一生以菊為友,其樂陶陶,并以愛菊賞菊最為聞名。寒露時節,菊始黃華,菊花盛開,正是賞菊的好時候。此時各式秋菊不僅造型別致,五彩繽紛,而且在開放時,還會散發出陣陣清香。人們在賞菊之時悄悄吸入菊花之香,就能提神腦醒,解乏舒心,達到心曠神怡的效果。另外,金秋潤燥,也莫若菊花。中醫認為菊花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之效,尤其適用于年老眼花、陰虛燥熱或經常熬夜之人,杞子菊花茶正是老百姓常用的清肝明目代表方。
養生小貼士:梳頭護發解千愁
深秋氣候干燥,頭發失潤,容易干枯、開叉、脫落,此時除了正確的洗頭護理以外,梳頭對身體和頭發也有好處,特別是在秋天葉落,易于觸景傷情,悲秋憂愁的季節里,適當、正確地梳理頭發,更有護發、醒腦、怡神之功效。在這里推薦一種十指梳頭法,有近似按摩頭皮的功能,能使氣血流通,榮發固發,對養生保健有重要意義。其方法是每日早、中、晚,以雙手十指指腹自額上發際開始由前向后梳攏頭發至后發際,動作要緩慢柔和,邊梳邊揉搓頭皮,每次10分鐘左右。此法梳頭的好處有:一是促進頭皮的氣血流動,使得發囊的氣血供應充足,促進頭發的生長;二是把皮膚毛囊分泌的油脂均勻地涂抹在每根頭發上,從發根到發干到發梢,全部得到滋潤;三是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改善腦供血,提高智力,健腦醒神;四是可以梳理心情,舒暢情緒,頭腦舒適,情緒平靜,心情自然好轉。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寒露,時值每年公歷10月8日至9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95°時,今年寒露具體為10月8日。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的節氣,歷書中曰……詳細>>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在我國中醫看來這個時候養生有“寒露不露腳”的說法。那么,在這個節氣里養生,都有哪些講究呢?在這里,為大家來總結一……詳細>>
寒露時節到,在衣食住行上我們也要相應做一些調整,注意防涼防燥,以防疾病找上門來,對此中醫有哪些養生建議呢?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于……詳細>>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在秋意更濃,天氣越來越冷的此時要如何養生保健呢?從我們的衣食住行開始就有很多方面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
冬日嚴寒仍未走遠,但立春節氣就要到來。一年之計在于春,飲食養生也開始逐漸改變,由冬季的養藏變為對肝臟的養護。下面介紹下冬末春初養生之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