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藥治病的效果非常的好,但是想要收到更好的治病療效,我們要掌握好服藥的方法,錯誤的服藥方法會影響到藥效的發揮。怎么服用中藥?下面專家就為大家說說正確服用中藥的方法。
中藥溫度有講究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藥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后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發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而解毒、清熱的藥,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則“冷服”效果更好。
在我國南方,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茶”,實際上也屬于中藥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
對于服中藥,中醫有句古語,叫做“陽病熱服,陰病涼服”。因此,涼服與熱服,應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治療熱病的藥可涼服,而治療寒證宜熱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藥的溫度。
服用中藥的正確方法
飯前服:一般病位在下,應飯前服,如肝胃虛或腰以下疾病,飯前易使藥效到達;治療胃腸道疾病的中藥,一般也宜在飯前服用,因空腹服藥后,藥液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觸,可以較快地被吸收并發揮作用。
飯后服:若病位在上,應飯后服,如治療心肺胸隔胃脘以上的病位,或對消化道的副作用毒性較大的藥,也宜在飯后服,以避免吸收太快導致中毒。
涼服:一般清熱解毒藥宜涼服。
溫服:把煎好的湯冷卻到35攝氏度左右服用最為合適,凡藥性平和補益的藥均宜溫服,增強其補益功能。
熱服:凡傷風感冒、惡寒無汗,宜大口熱服,以達到發汗的目的。里熱癥、血淤癥也是如此。
頓服:指用藥性強烈的藥制成小劑量湯。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中藥湯藥的服用有哪些講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步伐也是加快的,因此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人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的,這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詳細>>
大部分中藥需煎煮成湯劑,使得藥物成分溶解在湯中,最大化發揮其藥效,中藥湯劑起效快,容易被吸收,作用較強。不過,服用中藥湯劑時需注意溫度,……詳細>>
在服用中藥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眾所周知,中藥會和一起食物相克,必須要忌口,否則很可能會影響到藥效。不僅如此,想要藥效充分發揮,還有一些方……詳細>>
很多人在治病的時候會采用中醫治療,中醫治療相對來說毒副作用會少一些,中醫治療自然少不了服用中藥。在服用中藥的時候,醫生會囑咐要注意飲食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