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 陳潤東
近年來,網絡上流傳著一種學習古人“過午不食”的養生觀點,即午餐后不再進食,只喝水充饑,直至第二天早上才再次進食。提倡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過午不食”能夠減肥、養生,減輕消化系統負擔,以及減少毒素在體內堆積。由于現代人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于是不少人也漸漸模仿起古人的這種生活習慣。
但其實,過午不食并不完全適合現代人?,F代人不像古人那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必須三餐定時,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能量。若完全照搬古人的飲食習慣,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過午不食 得不償失
古代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遵循過午不食這種生活習慣是沒有問題的。然而,現代人夜間活動量大、夜生活豐富,常常到凌晨才睡覺,如果夜間僅以水充饑,會使身體缺乏能量,甚至會誘發一系列相關疾病。
以一位曾經想以過午不食達到減肥目的的女性患者為例,半年下來雖然體重減輕了一部分,但卻出現了胃痛、頭暈、心慌、貧血、營養不良、閉經等后遺癥,實在得不償失。如果非要堅持過午不食,早午兩餐一定要攝入足夠的營養,為一整晚的體力消耗打好基礎。因為盲目節食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大家要理性對待過午不食這個古人論調。
非“不食”可少食
過午不食并非完全無意義。現代人普遍存在晚餐進食過多熱量、缺乏運動、脂肪堆積、心血管疾病頻發的情況,適當減少晚餐分量的確有助于身體健康,但因此拒絕晚餐的做法實在太過極端。
現代人應做到三餐營養均衡,符合“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的原則。晚餐盡量選擇清淡、易吸收的食物,不攝入過多熱量,減少胃腸道負擔。另外,要少吃夜宵,或夜宵后1~2小時才入睡,錯開胃部與腦部的血流高峰期,避免造成機體供血不足。
養生應全面化
現代健康的含義并不僅是傳統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是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
想要健康永遠伴隨左右,日常生活中需要合乎“心態平衡,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的十六字原則。如果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會造成營養不均衡。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過午不食”向來是許多人通過節食減肥的方法,他們奉行不吃晚飯的原則,認為晚上吃東西會容易變胖,人肥胖了其他的疾病就會接踵而至。但是現代人……詳細>>
我們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我們人體生命過程中主要受到先天遺傳或者后天基礎形成的一種體質,主要分為平和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濕熱體質等……詳細>>
中醫養生認為早晨養胃、中午養心,晚上養脈,身體中不同的器官以及經脈要對應不同的養生時間,在他們活躍的時間段來進行調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詳細>>
夏季悶熱且天氣潮濕,稍微不注意可能引起中暑或空調病,若沒有及時治療會引發嚴重的身體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做好養生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