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煎煮中藥需要講究的方面有很多,無論是水溫還是火候都有講究。除此之外,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有5種中藥材是不宜煎煮時間過久的,否則就會影響到藥效。下面一起來具體看看是哪5種中藥材吧。
5種中藥材不宜煎煮過久
阿膠類:阿膠、龜板膠等大多是高分子物質,若與其他藥物共煎,既易粘鍋,又易糊,所以這類藥最好是先烊化,再溶入煎好的藥湯中服用。
芳香類:麝香、冰片、樟腦、蘇合香、安息香等芳香類藥物,其有效成分在常溫下極易揮發,一旦被煎煮,藥效會大打折扣,故不宜久煎。
消食類:谷芽、麥芽、雞內金等消食類藥,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淀粉酶、轉化糖酶、蛋白質分解酶等活性物質,這些物質不耐高溫,久煎會使其活性大大降低而影響療效。所以,這些藥物宜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沖服為佳。
驅蟲類:雷丸是驅蟲藥,其驅蟲的主要成分是雷丸素,當加熱至70℃時,雷丸素便會失去活性,因此,用雷丸驅蟲時必須沖服。
滋補類:三七、鹿茸、紫河車、蛤蚧、冬蟲夏草等滋補類中藥,均含皂苷、蛋白質、脂肪、激素等有效成分,由于皂苷化學結構比較復雜,蛋白質不穩定等因素,煎煮常因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而影響療效。為保存其有效成分,所以應沖服。
那么,在煎煮中藥時還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
火力的選擇很少有超過三檔的,水量的掌握也把握不好,在實際使用中光是一個煎藥時間就需要研究好長時間。這個自己還是要上點心!
最好的方法還是弄個鬧鐘定時,然后,用傳統藥罐放在煤氣灶上調節好火力大小煎藥啊。實在不行,沒有時間和精力的時候再考慮電煎藥壺吧。
綜上所述,如果是養生可以選擇自動煎藥壺,如果是治病調理身體,還是三思而行,所謂的自動,并不是那么的讓人省心的。
很多人覺得中藥味苦,難以下咽,有什么方法可以減少苦味呢?
怎樣喝中藥不苦
控制溫度。藥液溫度冷卻至20—36攝氏度之間,易快速服下,且感覺不太苦。因為正常人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2攝氏度,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的感覺最靈敏,此時喝湯藥感覺味道最苦。當湯藥的溫度高于38攝氏度、或低于36攝氏度時,味覺神經不太靈敏,苦味就會減弱。不過,湯藥高于38攝氏度有可能會燙傷口腔黏膜,因此20—36攝氏度之間是最好的選擇。
掌握位置。舌頭上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根,因此喝藥時應盡量避免舌根過多地接觸藥液;服用較苦的藥丸時,也應將藥放在舌尖,然后用溫開水迅速送服。
喝藥速度。喝藥的速度越快,受苦味的影響越小。喝湯藥時最好使用吞飲法,飲滿一口后快速吞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而順勢咽下。
涼水漱口。喝藥后立刻用涼水漱口,然后喝適量溫開水,這樣既有利于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必要時可嚼一塊口香糖,及時去除口腔中的異味。
在煎煮以上5種中藥材時千萬不能時間過久哦。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每種中藥材的質地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想發揮其特有的藥效就需要有正確的煎煮方式。這點就是有別于西藥的地方。那么一些常規的中藥的煎煮方式是什么……詳細>>
年輕一些的朋友對煎中藥肯定不是特別了解,可能大家覺得中藥難喝,干脆煎得久一點,這樣藥水也“濃縮”成精華了,但是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下面……詳細>>
湯藥是中國古代治療疾病最廣泛的方法,流傳至今依然可以治病防病,并且效果也非常的好,但是我們煎煮中藥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煎煮,下面……詳細>>
說到中藥,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就是湯劑,湯劑是需要長時間煎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湯劑都適合煎煮,中藥的制作也是有很多講究的,煎煮的時間、每種……詳細>>
你是如何煎煮中藥的呢?中藥的煎煮方法有很多,過去和現今的煎煮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之處。今天,要為大家科普的就是你所不知道的4種中藥古老的煎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