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你的耳朵不僅僅在幫你聽取這個世界的聲音,它還能幫你“診斷”身體的疾病。下面就跟著中醫的養生方法,看看耳朵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發揮著多么大的作用吧。
耳朵“診斷”身體疾病
中醫治病講究“望聞問切”,面色看出健康狀況,耳朵也能反映你的腎是否健康。耳朵是人體的縮影,幾乎所有臟器的變化都能從耳朵上表現出來,其中關系最密切的就是腎“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虛”,通過刺激耳朵穴位可治多種疾病,還能強腎健身。
人常說“耳朵大有福”,耳朵厚大的人,是腎氣充足的表現;耳朵薄而小的人,多為腎氣虧虛。
耳垂組織豐滿,在一定程度上是腎氣盛健的一種征象。因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耳朵色淡白,多見于風寒感冒,也見于陽氣不足的人;耳朵紅腫,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于肝膽火旺或濕熱;耳垂上有一條明顯斜線紋,說明心氣虛;耳鳴和耳聾則都說明腎氣虛弱。耳朵局部有結節狀或條索狀隆起、點狀凹陷,而且沒有光澤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質性疾病。耳朵局部血管過于充盈、擴張,可見到圓圈狀、條段樣等改變的,常見于有心肺功能異常的人。
中醫教你拉耳朵補腎氣
1、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2、掃外耳:
以雙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掃,這時會聽到“擦擦”聲。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3、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復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并有健腦之功。
4、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于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后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
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可作為日常養生保健之法,而且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5、推耳后:
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于兩耳后,沿翳風、瘛脈、耳殼后、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6、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耳垂處的穴位有頭、額、眼、舌、牙、面頰等穴。
7、養摩全耳: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除了補腎氣,經常按摩耳朵還有哪些好處呢?
常搓耳朵能美化容顏
雙手掌輕握雙耳廓, 先從前向后搓49次,再從后向前搓49次,使耳廓皮膚略有潮紅,局部稍有烘熱感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頓有神志清爽、容光煥發的效果。
常搓耳朵能治療高血壓、低血壓
若患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后,還應搓相應區域,如高血壓患者,用拇指搓耳輪后溝,向下搓用力稍重,向上搓用力要輕;低血壓者,用力的程度恰好相反而搓之。
常捏耳朵可清心明目,容光滿面
人之雙耳在外的形貌,頗似倒臥在母體腹中的胎兒。因而,恰當地握動雙耳垂,則能收到抗衰美容的效果,其重點是運用拇指、食指輕巧而有節奏地捏壓耳垂的正中區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鐘,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美容,又能增添雙目的神采。
氣溫一日日降下來,快學習幾招按摩耳朵的方法,既補腎氣,又暖和。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耳朵不僅承擔著我們的聽力任務,還能反映出我們的身體健康變化。中醫關于耳朵,有很多的望診技巧,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從耳朵看出身體的健康情況。……詳細>>
耳朵是身體的縮影,只要每天抽出10分鐘的時間對耳朵部位進行按摩,就能夠讓五臟六腑正常運轉,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只有讓氣血通暢了才能夠減少……詳細>>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腎主藏精,且開竅于耳。耳朵是身體縮影,對耳朵按摩能達到養生保健效果,同時也能達到健腎壯腰和延年益壽功效。詳細>>
耳朵如同身體的縮影,有五臟六腑的反射區,而且分布著眾多穴位。耳朵是身體上最為重要的保健部位之一,耳朵的形態和顏色跟身體健康緊密相關。正常……詳細>>
中醫認為我們的耳朵上有很多的穴位,日常養生防病都可以揉揉耳朵,按摩一下。今天,要教大家的就是日常保健和有針對性防病的按摩耳朵的方法,感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