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雖然說現在醫院都會幫忙煎中藥,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把中藥拿回家來自己煎,放心又能充分利用中藥藥效。那么,在家煎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般煎煮方法,首先將藥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30分鐘,然后加蓋放火上加熱煎煮。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過程中,要注意適度攪拌,以免糊鍋,同時也能提高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但不宜過于頻繁打開鍋蓋子,以盡量減少揮發性成分的喪失。文火煎煮10-15分鐘后,濾取第一次藥液;然后加熱水適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藥液。將兩次藥液混勻,依醫囑服用。
在家煎中藥如何把握火候
煎藥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指火勢急,火力猛,溫度上升快,水分蒸化多的一種煎法。文火指火勢緩,火力弱,溫度變化不大,水分蒸發慢的一種煎法。一般煎藥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鐘即可。但有些方劑如解表劑、清熱劑、芳香藥為主的方劑只用武火,不宜文火久煎。而厚味滋補類方藥宜文火久煎,以使藥味盡出。此外附子、狼毒、烏頭等有毒藥宜慢火久煎,以減低其毒性。
在家煎中藥如何把握時間
藥物有可以久煮的,有不可以久煮的;有久煮方能煎出藥效的,也有久煮反而降低藥效的。因此,把握好藥物的煎熬時間亦極為重要,它們常根據藥物的質地和功用來確定。
1、滋補類藥物:俗稱“補藥”。這類藥物多系植物根莖、果實;動物的甲、角、殼等,質地堅硬厚實,難于溶解,煎藥前常須搗碎,并適當延長煎藥時間。一般頭汁煮沸后,文火煎半小時至一小時;二汁煮沸后再煎半小時左右。個別的須燜煮數小時以上。
2、解表發汗類藥物:俗稱“清熱解毒藥”。這類藥物多系植物全草或花、葉,其質地輕揚,氣味辛香,富含揮發油,煎熬太久則易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揮發逸去,降低藥效。一般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鐘即可。
3、一般性藥:即普通治療藥,具有多方面功能,故宜視其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煮沸后再煎半小時即可。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以為中藥煎煮越濃效果越好,煎煮時間越長,有效成分越多,其實不然。煎中藥是將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藥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后,這一過程就停止了,再連續不斷地煎,不僅不會使藥物內的有效成分繼續溶解,反而令藥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斷蒸發而減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長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導致藥效降低。
在家煎中藥還需注意四件事
煎前浸泡半小時
煎藥前,最好先將中藥浸泡半小時以上。注意水一定要浸沒過藥材,才能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煮出藥力。此外,浸藥應用冷水。例如茯苓、芡實、麥芽、山藥等藥材含有淀粉,若用熱水浸泡會使淀粉結塊,影響藥效。
煎煮時注意加蓋
加蓋可以使中藥煎透,節省煎藥時間。尤其是含有揮發成分的中藥,如薄荷、荊芥、紫蘇等均宜加蓋煎煮,且要求短時間煎好,以免有效成分大量散失,降低藥效。一些滋補藥物,如熟地、人參、鱉甲等的煎煮時間較長,也宜加蓋。
如果煎煳應倒掉
如果把湯藥煎煳,應該倒掉棄用。因為即使加水再煎,藥性可能已改變,例如滋補的黨參、山藥、熟地等,所含的糖、氨基酸等已被破壞,藥效大減:又如荊芥、辛夷、薄荷、藿香、鉤藤等藥物,一旦煎煳,其主要起效的芳香性揮發成分便會盡失。
自煎湯藥別過夜
有些人在家煎煮中藥,當天喝不完就留到次日,從衛生角度來看是不好的。如果藥液過夜或存放過久,不但藥效降低,也會因多種因素使藥液變質,服用后可能會引起腹瀉。至于代煎湯藥,因醫院的全自動煎藥機采用無菌灌裝,所以袋裝的湯藥可安心放人冰箱保存多日。
以上就是在家煎中藥的一些注意事項,您記住了嗎?
(責任編輯:韓培珍 )
夏季煎中藥有什么注意事項嗎?天氣炎熱,藥材和中藥液的保存也要相應的做調整,否則就會影響到藥效,進而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那么,夏天煎中藥……詳細>>
有時候我們煎中藥的時候,醫生會囑咐我們放幾片生姜進去,這是為什么呢?生姜起到什么作用呢?煎中藥前為何要放幾片姜?中醫開湯藥時,有時會囑咐……詳細>>
煎中藥也是一門學問,很多人對怎么煎中藥有些頭疼,對自煎還是代煎也很猶豫。究竟要怎么煎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可要在煎中藥前做好準備工作。h……詳細>>
煎中藥前需要注意什么?煎中藥可不是把東西放進去熬制就好,比如不能用熱水泡藥材等,這里面可有很多注意事項,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詳細>>
中藥應該怎么煎呢?煎煮中藥講究是很多的,無論是用水還是火候等等都應該要正確,這樣才能科學的煎煮中藥。在這里,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煎煮中藥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