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對于很多女生來說,每個月"大姨媽"大駕光臨前后總會出現小腹或者腰部疼痛,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 受此折磨的女同胞們,有沒有過狠狠心斷了"大姨媽"生路的想法呢?其實,止住“大姨媽”之痛并不困難。
中醫辨證女子痛經癥
中醫對痛經的辨證主要要分清寒熱虛實,并考慮從月經的周期、經量、顏色、性質,以及伴隨的癥狀出現的時間、部位、性質等方面來進行分析。
如果痛經性質屬寒,可見到月經期延期,經量不多,經色黯淡,質稀或有塊,面色蒼白,四肢服冷,下腹冷痛,熱敷后疼痛可緩解,遇冷則疼痛加重,舌苔白潤,脈弦緊;如痛經性質屬熱,可見月經先期,經量較多,經色鮮紅或有紫紅或有血塊而質稠,面紅,口渴,便秘,舌紅,苔薄白微黃,脈滑或數。如痛經發生在行經,或值月經來潮的時候,下腹按之不舒服,或按之反而疼痛加重,這種屬于實癥痛經,如痛經發生在經凈之后,下腹喜按,按壓時疼痛減輕,并可見到少氣懶言,倦怠無力,心跳,氣短,面色無華,腰酸頭暈,脈弱無力,這種痛經屬于虛證痛經。
另外,還要根據痛經發生的時間、部位、痛的性質,以區別是以氣滯為主,還是以血瘀為主。
1.時間:經前、經期痛者,多為實證。經期痛或虛或實。經前痛為氣滯,經期痛氣滯瘀血為多,經后痛為血虛。
2.痛的部位:腹正中痛為寒濕凝滯,氣滯血瘀,濕熱阻滯;腹兩側或一側痛,有時牽連胸脅.多為肝郁氣滯和氣滯血瘀。
3.痛的性質:悶痛、鈍痛、刺痛為血瘀;絞痛為血寒;灼痛為熱;持續作痛為血滯;隱隱作痛為血虛;時痛時止為氣滯;脹甚于痛為氣滯;痛時拒按為實,喜按為虛;得熱痛減為寒,得熱痛甚為熱,灼痛為熱;痛甚于脹為血瘀。
中醫調理痛經才是最靠譜的
1、調經止痛湯
[藥物組成] 當歸10克,川芎9克,香附12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枸杞子15克。
[適應證] 少女痛經。
2、化膜湯
[藥物組成] 血竭末(另吞)3克,生蒲黃(包煎)15克,五靈脂10克,生山楂9克,劉寄奴12克,青皮6克,赤芍9克,大黃炭、炮姜炭各4.5克,參三七末(分吞)3克。
[適應證] 膜樣痛經。
3、熱性痛經方
[藥物組成] 當歸1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生地黃12克,紅藤30克,敗醬草20克,川楝子10克,炒五靈脂12克,炙乳香、沒藥各5克。
[適應證]氣滯熱郁之痛經。經行腹痛,往往于經行第一天腹痛甚劇,或見血塊落下則痛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4、痛經湯
[藥物組成]鉤藤15克,牡丹皮、丹參、赤芍、五靈脂各10克,肉桂(后下)5克,廣木香6~9克,延胡索12~15克,川斷、杜仲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10克。
5、溫經散寒湯
[藥物組成] 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白術12克,紫石英20克,胡蘆巴6克,五靈脂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2克,小茴香6克,艾葉6克。
[適應證] 寒凝血瘀之痛經。經前或經時小腹擰痛或抽痛.涼而沉重感,按之痛甚,得熱痛減,經行量少,色黯有血塊,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
(責任編輯:韓培珍 )
對于很多女生來說,每個月"大姨媽"大駕光臨前后總會出現小腹或者腰部疼痛,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 受此折磨的女同胞們,有沒有過……詳細>>
對于很多女生來說,每個月"大姨媽"大駕光臨前后總會出現小腹或者腰部疼痛,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 受此折磨的女同胞們,有沒有過狠……詳細>>
說到經痛,很多女生都一個頭兩個大,因為月經來潮的那幾天就是他們一個月當中最辛苦的幾天,但吃了很多補品也不見有什么效果。其實經痛,并不是吃……詳細>>
痛經是很多女性都會的,那么痛經怎么辦呢?痛經如何治療呢?治療痛經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中醫調理痛經的藥膳。詳細>>
很多女性朋友在那一個月總會是辛苦不已,吃止痛藥吧,又怕以后會有副作用,不吃止痛藥,又總是綿綿不休的疼痛來襲,到底該怎么辦呢?其實面對痛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