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志著春季的開始。立春節氣一般是從2月4日或5日開始,到2月19或20日結束。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雖說這種轉折不是十分明顯,但趨勢是天氣開始回暖,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人們開始聞到早春的氣息。
立春后易上火
立春開始氣候變暖,自然界陽氣萌生由弱轉強,陰氣由盛轉衰乃至消失。初生的要占據舞臺,謝幕的還不肯退下,陽氣與陰氣交戰激烈,所以氣候變化無常,乍寒乍暖,時晴時雨。和自然界一樣,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也開始蘇醒,漸成主角,如果遇到外界氣溫驟升、陽氣大盛,體內外陽氣交織,容易導致身體積熱。
臨床資料證明,這個季節極易上火。認為,人體內有一種看不見的“火”,它能產生溫暖和力量,維持器官的功能,但如果失去制約,火性就會上升造成病癥。
“上火”的為頭暈、 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咽喉疼痛、有口氣、臉上長痘,而且還會影響消化系統,出現小便發黃、便秘。同時,體內的火可以引來外感,患感冒、肺炎、流腦的幾率增加。
上火的中醫按摩方法
太沖穴。中醫認為,肝臟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調暢氣機”,水的運行有賴于氣的推動,當肝有病變,則氣機不調,氣滯水停。肝火旺,常表現為口干舌燥、頭暈、易怒、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太沖穴在腳背上,位于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合谷穴。中醫認為,“肺主通調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干等,肺“上火“往往表現為牙疼、鼻出血、咽喉腫痛、耳鳴、眼睛紅腫、便秘等。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穴位,位于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里,臨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針刺合谷穴,往往收到較明顯的療效。
心包經。中醫認為,水液經肺的肅降作用后,還須以心臟為動力,才能隨營氣循經脈運行于體內。若心火過旺,會出現口干舌燥、心情憂郁、煩躁、失眠、舌尖發紅等常見癥狀。心包經按摩、拔罐或刮痧,都可瀉心火。手厥陰心包經,為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心包經。其走向是從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窩,再沿手臂內側中線,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沖穴。
內庭穴。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液,當飲入的水進入胃后,精華部分會輸入到脾,進而輸布到全身各處,滋潤人體。脾有熱時,水液的輸布會受到影響,出現口臭、便秘、皮膚干燥、咽喉腫痛、牙痛、腹脹等不適癥狀。
上火的緩解方法有很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哦。
(責任編輯:韓培珍 )
夏季天氣炎熱,身體的水分蒸發比較快,再加上人們總是心煩氣躁就會引起身體上火,當身體上火時臉上開始長痘痘、便秘、口腔潰瘍、無食欲、牙齦上火……詳細>>
寶寶上火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那么對于家長朋友來說,對于寶寶上火有哪些認識誤區呢?誤區一:拖延用藥危害大。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上火很常見,并……詳細>>
冬季天氣干燥以及大量吃肉、辛辣食物,人比較容易上火。而從舌頭上就可以簡單看出來你是否上火,以及上火的辨證治療。詳細>>
在天氣較為干燥的春季是很容易上火的,如果不太注意上火了要怎么辦呢?中醫在去火上有不一樣的調理方法。在這里,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去火最常……詳細>>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說自己上火了,但上火的癥狀多種多樣,有時候也就搞不清到底怎么才是上火了。其實上火對于中醫來說,就是身體中出現了熱癥的刺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