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落枕的經歷想必每個人都有,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卻帶來大痛苦。該如何解決落枕情況,試試看下面的方法吧。
落枕病位在頸部。患者往往睡覺起身,突然感覺頸部僵痛不適,轉側不靈,外側呈僵直狀態;頸部有或無固定壓痛點;;肌肉痙攣,有時稍有腫脹;頭轉向健側不受限制。
中醫解析落枕原因
1、睡姿不良,頸盤受挫:杜病多因睡覺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或睡姿不良,頭枕過度偏轉,使頸部肌肉長時間處于一種過度牽拉狀態而損傷。這種損傷往往較輕,經治療會很快痊愈。
2、風寒侵淫:頸肩裸露感受風寒致使頸筋氣血凝滯、筋脈不舒,而發生頸肩疼痛。此型有風邪偏盛與寒偏盛兩種類型,應注意分辨。
3、肝腎虧虛,復感外邪:平素肝腎虧虛之人,缺乏筋肉鍛煉,身體衰弱,氣血不足,循行不暢,舒縮活動失調;或有頸椎病,久傷不愈或筋骨萎弱、疲勞過度復感風寒侵襲,致經絡不舒,肌肉氣血凝黨政軍而痹陰不通,僵凝疼痛而發生本病。
中醫治療落枕的五個方法
1、簡單小運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后向上仰頭,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鐘后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到耳尖為止,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后撫摸,到耳尖為止,然后用雙手從兩耳尖開始,沿 著耳前向頜骨方向撫摸,最后用雙手從太陽穴開始,沿耳尖、耳后、頸部方向撫摸,到岡上肌為止。撫摸時手法要輕柔,遇到痛點時,輕柔按壓10余下,以增強效果。
2、按摩落枕穴
中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后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
要領: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輕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鐘;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并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3、推拿治療
找準穴位是推拿治療法關鍵。若想推拿首先要找準穴位,落枕按摩主要是按摩風池穴和落枕穴這兩個穴位。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后約0.5寸處。找準穴位以后用一手拇指按壓這兩個穴位,按摩的同時可以慢慢的活動一下頸項部,有酸脹的感覺為準。
4、熱敷
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5、貼藥膏
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如何預防落枕?
冬天睡覺時,除了蓋好被子外,還可以在脖子上裹條毛巾,這樣能有效預防頸肩外露受風導致的落枕。與此同時,還要經常活動脖子和肩部,最好的方法是:兩手交叉置于腦后,頭和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這樣可以鍛煉頸肩部肌肉,減少肌肉痙攣的幾率。枕頭的高低要適當,和自己的拳頭立在頸后的高度差不多,盡量使頭、頸、肩保持同一水平線。
還有最基本的一點,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責任編輯:韓培珍 )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于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并無任何癥狀,晨起后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詳細>>
落枕是特別痛苦的,嚴重的還會影響到頭部的神經,這是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是有密切關系的。落枕是一種肌肉拉傷,那么落枕是怎么治療的呢?詳細>>
早上起來發現自己脖子疼落枕了這可怎么辦?要知道,落枕后會連續幾天感到不適,從而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緩解落枕現象呢?詳細>>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碰到過落枕,落枕雖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小小的動作都會讓我們很疼痛難忍。究竟為什么我們會落枕,又從哪里可以預防,該怎么治……詳細>>
生活中經常會有落枕的時候,落枕了總不能硬扛著,很多人選擇區醫院就診,然后自己回家輕輕的活動活動,但是在這樣自己的活動并不規范,有的時候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