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春雨綿綿,三月的空氣中總是有揮之不去的濕意,人體內的濕意也總是帶來身體各種各樣的問題,該如何祛濕就變成養生的重中之重。春季該如何祛濕,看看中醫有哪些方法吧。
春季體內濕氣重的癥狀表現
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體導致疾病。
春季氣候潮濕,人體容易遭受濕氣困擾。濕氣指代一類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特性的邪氣。濕可從外而受,亦可從內而生,故從發病的角度“濕”可分為外濕及內濕。體內濕氣重有以下表現:
1、濕性重濁:頭重身困,四肢酸楚;或者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膿血,甚至女性白帶粘稠腥穢等。
2、濕性粘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纏綿難愈,如風濕病等。
3、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癥狀。
中醫祛除春季體內濕氣方法
一、艾灸調理幫助體內祛濕
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養生。
1、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命門穴: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二、拔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等,一般拔罐時間15分鐘為宜。身體不好的老人、體瘦者,拔罐時間應該減半。
三、運動排汗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身體里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四、飲食調理:
去濕的方法可以多吃熱性的食物,例如姜、辣椒等,像薏米、茯苓、冬瓜、芡實等都是常用的去濕中藥,也可以用來做藥膳食用。飲食均衡,可適當多吃溫熱性的食物。
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去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喝姜糖茶:干姜粉5-9克(每天1-2次),開水沖泡10-15分鐘,加適量的紅糖當茶飲。
春季祛濕方法多多,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加留意。
(責任編輯:鄧瑩瑩 )
春天氣候宜人,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但南方春天容易反潮,居住房間比較潮濕,當濕氣太大時會對身體帶來損傷,導致全身水腫、沒有力氣和疲憊感,可以……詳細>>
夏季該如何祛濕?夏季可以說是祛濕的關鍵期,氣溫高雨水多,氣候潮濕,濕氣大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影響,該如何祛濕呢?http://bj.99……詳細>>
春季體內濕氣重怎么辦?入春后,陰雨綿綿,很容易濕氣入身,傷害我們的健康。那么,該如何預防入體,又該如何調理體內濕氣呢?看看中醫有什么好辦……詳細>>
隨著春季的到來,雨水逐漸增多,室內也變得很潮濕,導致人也變得全身乏力和精神不振,而且會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癥狀,其實在都是濕氣過重所導……詳細>>
在夏天,很多人都會有濕氣大的癥狀發生,祛濕成為了夏天養生必須要做到的一點。祛濕是可以自行進行調理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都可以幫助我們祛濕,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