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要如何治療痔瘡呢?痔瘡是一種不容易治愈的慢性疾病,并且還會容易復發,這使患者幾乎“坐立難安”,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療痔瘡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醫治療痔瘡的小偏方,一起來看看吧。
痔瘡的病因
關于痔的病因主要有兩種學說。首先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然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Thomson的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肛墊組織發生異常并合并有癥狀時,才能稱為痔,才需要治療,治療目的是解除癥狀,而非消除痔體。痔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誘因。
痔按發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膚與直腸黏膜的連接處有一條鋸齒狀的可見的線叫肛管齒狀線。在齒狀線以上的為內痔,是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改變或移位,被覆直腸黏膜,由于內括約肌收縮,肛墊以Y型溝分為左側、右前側、右后側三塊,因此內痔常見于左側、右前側及右后側;在齒狀線以下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為混合痔,是內痔通過靜脈叢與相應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靜脈叢的吻合,混合痔脫出肛門外,呈梅花狀時,稱為環形痔,若被括約肌嵌頓,形成嵌頓性痔。
接下來,來看看中醫是如何治療痔瘡的吧。
中醫治療痔瘡的小偏方
化痔丸:由鹽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側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熱消腫、涼血止血,主治內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門墜脹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痔瘡內消丸: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黃連、丹皮、大黃、當歸等制成,功效清熱消腫、涼血止痛,主治痔瘡腫痛、肛門墜脹、大便秘結、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兩次,忌食辛辣燥熱之物,孕婦禁用。
化痔栓:由苦參、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及止血收斂,主治痔瘡出血、腫痛、肛門墜脹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溫水洗凈肛門,塞入1粒,嚴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槐角丸:由槐角、地榆炭、黃芩、枳殼、當歸、防風組成,功效清腸止血,疏風利氣,主治風邪熱毒、濕熱之邪所致的痔瘡、脫肛、腸風下血等癥。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地榆槐角丸: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黃、黃芩、生地黃、當歸、赤芍、紅花、防風、荊芥穗、枳殼組成,功效疏風涼血,瀉熱潤燥,主治臟腑實熱、大腸火盛所致的痔瘡、便秘、腸風便血、肛門腫痛等癥。一般每次1丸,每日兩次口服。服該藥時忌辛辣,孕婦忌服。
痔康片:由槐花、地榆炭、金銀花、黃芩、大黃等制成,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消腫止痛、潤腸通便,主治痔瘡腫痛、便血、肛門灼熱下墜、大便秘結等。部分患者服用此藥后有輕度腹瀉,停藥或減少服用量即可緩解,孕婦禁用。
服用以上藥物治療痔瘡前應先咨詢相關醫生。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如果出現了痔瘡的癥狀就要及時治療。因為痔瘡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引起多種難以痊愈的并發癥。那么,痔瘡的癥狀都有哪些呢?中醫是如何治療痔瘡的呢?……詳細>>
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等原因容易導致便秘而引起痔瘡。那中醫有哪些治療痔瘡的方法呢?下面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痔瘡形成的八大原因:不好的大便習……詳細>>
痔瘡雖然不算是嚴重的疾病,但是不僅僅影響著我們的正常生活,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有其他的危害。因此,痔瘡的治療一定要及時和正確才行。在這里,……詳細>>
痔瘡雖然是小病,但是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或者便秘都會容易導致痔瘡,所以預防痔瘡也需要從這兩方面來進行。接下來,為大……詳細>>
中醫是如何治療痔瘡的呢?痔瘡往往困擾著很多都市辦公室工作的白領們,這種讓人坐立不安的小毛病要如何緩解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中醫治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