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漱口也可以養生?為了更好的口腔護理,漱口可以幫助預防齲齒,以及做好口腔清潔等等。中醫對此有哪些漱口養生方法呢?
漱口的養生好處
經常漱口可以預防齲齒的發生。飯后漱口可以將附著在牙齒表面、尚未被細菌發酵的食物殘渣沖掉,減少了牙病發生的機會,同時漱口還能防口臭,使口腔清潔舒適。
我國的傳統醫學提倡飯后和睡前漱口,吃甜食后也要漱口。而現在看來,漱口的次數還應該增加。每天至少要漱口3次。每天早、中、晚飯后應及時漱口,以便清除塞在牙縫中間的食物殘渣。如果你吃了諸如橘子、山楂等較酸的食物,或者黏牙和比較容易使牙齒變黃的咖啡等,也要及時漱口。
對于口腔健康的人來說,漱口時用自來水或涼白開即可。但如果牙齒過敏或有牙周疾病,應該選擇20攝氏度的溫水。倘若你的口腔或咽喉有了炎癥,還可以用淡茶水、蘇打水和鹽水反復漱口,能有效緩解癥狀。此外,歷代醫書中也有記載,藥物含漱可以清熱解毒,香口去穢。如用金銀花、野菊花、薄荷、麥冬等煎水漱口,就是不錯的選擇。
中藥漱口方法
清潔口腔后,口含約20ml中藥液,低頭浸泡前牙牙齦,頭向左、右側偏浸泡左、右側牙牙齦,頭后仰浸泡后牙牙齦,每次浸泡出血部位3分鐘后將含漱液吐出,每天3次。
中藥用法:根據牙齦不同情況選擇以下一種養生中藥,用15克藥材,100ml水,煮沸5分鐘,放涼即可使用。
金銀花: 清熱解毒,消散癰腫。可用于牙齦出血流膿等急性炎癥期,有抑菌、抗炎、解毒等作用。
薄荷: 發散風熱,透疹解毒。可用于起病初期,有抗炎、鎮痛、止癢作用。
兩面針: 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可用于反復牙齦出血、色澤瘀深、疼痛明顯,有鎮痛、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淡竹葉: 清涼解熱。可用于心火熾盛,有清熱、抑菌的作用。
其他漱口養生方法
1、茶水漱口
每次飯后用茶水漱口,讓茶水在口腔內沖刷牙齒及舌兩側。這樣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中醫講香氣入脾胃,增強消化功能,用茶水漱口可有效增強食欲。尤其是早上漱口后會感到口腔內清爽舒適,一夜的口氣消失。而且茶葉本身采摘的是茶枝上的嫩芽,中醫認為,芽類的植物都有生發、舒肝、解郁的作用,早上漱口,可使一天心情舒暢。很多牙膏也含有茶的成分。
2、藿香佩蘭水
藿香、佩蘭、金銀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蘭芳香化濁;金銀花性寒味甘,氣味芳香而藥體輕揚,能清熱解毒;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用200~300毫升開水沖泡,蓋蓋兒,靜置15~20分鐘后,漱口用即可。夏天代茶飲還能清除暑熱。
3、鼓肋漱口
每天做一兩次閉口鼓腮漱口動作,并將舌頭左右轉動,這樣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縫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沖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潔,保護牙齒健康。
并不提倡天天用漱口水
不少人認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使用后會感覺牙齒清涼又干凈。實際上,并不提倡人們每天或長期使用漱口水。古方中醫專家說,我們的口腔里有多種菌群,只有這些菌群處于平衡狀態時,才能有效避免各類口腔疾病的發生。然而,市面上銷售的一些漱口水,特別是醫生給患者開的藥用漱口水里大都含有消炎成分,它們會抑制口腔中的某一類菌群,導致菌群失調,從而引發多種口腔疾病,比如口腔內厭氧菌過多會誘發牙周炎,口腔內乳酸菌過多易引發齲病。
使用藥用漱口水,最好謹遵醫囑,如果沒有口腔炎癥,就不要將漱口水作為日常護理用品。天天刷牙,是最好的口腔護理方法。
(責任編輯:鄧瑩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