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頸椎病是現在常見病癥之一,那么如何治療頸椎病呢?中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中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中醫辨證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氣陰兩虛夾瘀型(常見于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眩暈反復發作,甚者一日數十次,即使臥床亦視物旋轉,伴惡心,嘔吐,身軟乏力,行走失穩,或心悸,氣短,煩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夢等。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而干,或舌面光剝無苔,舌下靜脈脹大。脈沉細而數,或弦數。治宜益氣養陰、安神醒腦,調和氣血。方藥:白芍30克,丹參20克,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參各12克,炙甘草、炒棗仁、炒柏子仁、炙遠志、地龍、夜交藤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寒濕阻絡型(常見于頸椎病頸型和神經根型)
頭痛或后枕部疼痛,頸僵,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或頭疼牽涉至上背痛,肌膚冷濕,畏寒喜熱,頸椎旁可觸及軟組織腫脹結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治宜溫經活血,祛寒除濕,通絡止痛。方藥:黃芪、黨參、紅花、地龍、威靈仙各12克。加水5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續煎30分鐘,取汁100毫升,每劑煎服兩次,每日一劑。
氣血兩虛夾瘀型(常見于椎動脈型頸椎病)
頭昏,眩暈,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乏力,納差,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治宜益氣養血,醒腦寧神,活血通絡。方藥:黃芪、葛根各30克,白芍20克,威靈仙、穿山甲、天麻、淫羊藿各10克,蜈蚣2條,土鱉蟲8克,熟地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12劑為一療程,停藥3~5日,可再服第二個療程。
脾腎陽虛夾瘀型(常見于脊髓型頸椎病手術后遺癥或久治不愈者)
四肢不完全癱(硬癱或軟癱),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飲食正常或納差。舌淡紅,苔薄白或微膩,脈沉細弦,或沉細弱。治宜補腎健脾,溫經和陽,強筋健骨。方藥:熟地、山萸肉、山藥、白芍各30克,炒杜仲、牛膝各15克,白芥子、炮干姜、穿山甲、龜板膠、鹿角膠、炒神曲、桂枝、肉桂、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預防頸椎病的方法
閱讀有關頸椎病的書,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
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
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責任編輯:鄧瑩瑩 )
頸椎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那么中醫有哪些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呢?頸椎病的癥狀:1、上肢疼痛無力。由椎間盤壓迫神……詳細>>
對于頸椎病的治療,相信有不少人認為睡個枕頭、脖子上面套個圈頸、進行推拿就能夠治好!其實不然,這些都是頸椎病治療的謊言!下面,我們就來仔細……詳細>>
頸椎病是大多數人白領都會有的一種癥狀,需要及時的治療才不會影響到我們正常工作和生活。而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中醫按摩就是最常見的治療……詳細>>
如今的頸椎病是非常高發的一種疾病,得病人數一年比一年多。頸椎病給患者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和傷害,有的患者是家庭經濟支柱,出現了頸椎病就將家……詳細>>
說起頸椎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頸椎病一直困擾著各個年齡階層的人,無論是手機不離身的中青年“低頭族”,還是愛好讀報的老年人,通通都無一幸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