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認為治病不如防病,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下面就說說中醫對待心率失常有什么預防的手段。
心律失常的癥狀都有哪些
1、生理性的心律失常:如年輕人易激動、興奮、從而交感神經興奮而可出現竇性心動過速;如過度勞累,激動,飲酒過量,還可出現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可能由于迷走神經張力增高而出現功能性的1度或2度房性傳導阻滯。
2、心悸、心慌、胸悶、乏力、頭暈、目眩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肢冷汗出、意識喪失、抽搐等表現。
3、出現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如無明顯病史,往往癥狀不重,或明顯疲勞后出現癥狀,多見于心肌炎病人,有的無明確病史。據癥狀體征考慮是較嚴重心律失常時,由心肌炎遺留的后遺癥所致,或經輔助檢查而確診為先天性的心臟傳導系統存在附加束所致。
中醫如何預防心律失常
(1)保持精神愉快
中醫認為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但七情太過,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的范圍,則臟腑氣血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
七情之中,唯有喜屬于良性刺激,喜為心志,笑為心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若長期憂郁、恐懼、悲傷、憂愁,則易氣機失調而致病。
故應做到少私寡欲,養心斂思,處世達觀,消除嫉妒,加強道德修養,舒暢情志。有病的人宜移情易性,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念。
(2)選擇適當的居住環境
人與自然是有機的統一體,生活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影響重大。適宜的生活環境可保證學習工作的正常進行,促進健康長壽。人類適宜的生活環境應有,潔凈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充沛的陽光,良好的植被,室內寬敞適中,光照調和,自然通風良好。
(3)有合理的起居作息
起居有常是養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起臥有時,生活規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調養神氣,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衣著調攝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系。著衣制裝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并掌握適度,使其具有防護、保健作用。
(4)勞逸適度
勞逸適度是保證機體氣機通暢,血脈調達,五臟安和的重要環節。貪逸無度,過度勞累,均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通而致病。因此,應做適當的體育鍛煉。
(5)飲食適宜
飲食要全面調配,因人而宜,五味調合,營養全面。就餐注意定時、定量、衛生,注意避免過度油膩、厚味、生冷。多食益氣養血、益心氣、養心陰的食品,如小米,大棗,雞蛋,紅糖,龍眼,胡桃,魚等。同時戒煙酒。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下面我們……詳細>>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下面我們……詳細>>
中醫認為治病不如防病,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下面就說說中醫對待心率失常有什么預防的手段。詳細>>
心律失常是心臟搏動的起源或傳導異常所引起的心跳節律或頻率的改變,病人常表現有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頭痛、耳鳴、健忘、乏力等癥狀。下面我們……詳細>>
對于小兒心律失常的治療,應該首選確定噶并原因及時病情程度,給與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心律失常的發病突然無規律,如果治療不當,很容易給患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