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慢性膽囊炎系膽囊慢性炎癥性病變,多與膽石癥同時存在,少數為非結石性膽囊炎,有時可為急性膽囊炎的后遺病證。下面我們看看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慢性膽囊炎的方法
穴位注射
[取穴] 膽俞、足三里、中脘、膽囊穴。
[操作] 所用藥物為紅當川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每次選取2~3對穴,針刺得氣后,每穴注入藥液3~5毫升,以上治療主要用于急性膽囊炎,每日1~2次,7~10次為一療程。
基本治療
[治則] 疏肝利膽,理氣止痛。
[處方] 膽囊穴、三陰交、肝俞、膽俞、至陽。
[加減]氣郁加行間;濕熱內盛加足三里、陰陵泉;發熱大椎、曲池、合谷;膽絞痛加期門、章門、陰陵泉;胸滿加膈俞、內關。
[操作] 急性膽囊炎,根據不同證候類型,每次選取3~5對穴位,針刺得氣后,反復提插捻轉,行強刺激,或加電針,以加強刺激,頻率120~240次/分,強度宜由弱而強,患者能耐受為度。留針30~40分鐘,間歇行針,每隔5~10分鐘行針一次。每日1~2次,7次為一療程。慢性膽囊炎,一般先針遠道穴位,再針腹部穴位,針刺得氣后,行提插捻轉補法,手法宜輕,隔日針灸一次,15次為一療程。
激光針
[取穴] 日月、期門、陽陵泉、膽俞。
[操作] 用于急性膽囊炎以胸腹部穴位為主,慢性膽囊炎胸腹部穴和遠道穴位配合使用。用氦一氖激光器直接照射所選穴位,波長為6328埃,光斑直徑3厘米,每穴照射5分鐘(慢性)或10分鐘(急性),每日治療1~2次,7~10次為一療程。
耳針
[取穴] 神門、胰、膽、肝、肩、交感、內分泌、十二指腸、脾。
[操作] 選擇2~4個反應較敏感的穴位,用針刺治療。急性發病,則用強刺激,留針30~60分鐘,留針期間間斷行針,以加強刺激;如為慢性發作,則行中低強度刺激,留針15~20分鐘。每日治療1~2次,7~10次為一療程,兩耳交替使用。亦可用王不留行籽作耳穴貼壓,囑患者每日按壓3~5次,2~3天更換一次。
膽囊炎如何預防
1、要經常做一些體力活動,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腦力勞動和上班老是坐著不動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識地多做體力勞動,防止過度的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誘因。
2、要講究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適當節制脂肪食物。因為吃帶脂肪的食物以后,會反射性地使膽囊收縮,一旦收縮過于強烈便導致膽絞痛的急性發作。
3、秋涼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防止腹部受涼,因為肚子受涼以后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強烈收縮。
4、已經證明有膽結石的人,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囊發炎。
5、當有腸蟲(主要為蛔蟲)時,及時應用驅蟲藥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藥不足,蛔蟲活躍易鉆入膽道,造成阻塞,引起膽囊炎。
6、當炎癥出現時,及時應用有效的抗菌素。
7、可以喝一些中藥,效果也是不錯的。
(責任編輯:鄧瑩瑩 )
慢性咽炎中醫稱之為“喉痹”。主要臨床表現為咽部不適感,如干燥、發癢、灼熱、微痛及異物感,一般無疼痛,全身癥狀不明顯,查咽部呈暗紅色,有顆……詳細>>
中醫是如何治療女性盆腔炎的呢?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一般會選擇西醫治療,其實中醫也是可以治療盆腔炎的。在這里,不僅為大家介紹盆腔炎的中……詳細>>
胃下垂怎么辦?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且腹痛,可能是胃下垂的原因。中醫有什么辦法預防胃下垂,對其治療又有哪些建議呢?詳細>>
肛周皮膚瘙癢按照癥狀特點可分為四型:風熱郁結型、風濕夾熱型、血虛生風型及寄生蟲引起的肛周瘙癢。下面我們看看中醫是怎么治療肛周瘙癢的?詳細>>
濕疹是一種頑固性皮膚病,在治療上需要一定的耐心,下面為大家介紹中醫治療濕疹的一些偏方。內服方:生地10克,白芍10克,丹參10克,當歸6……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