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養生在中醫看來比治病更為重要,在《黃帝內經》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所以在中醫看來未病預防比生病再求醫更為重要。那么自古以來中醫們又是如何進行養生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同來了解中醫的養生方法,為什么這些養生方法有效果。
5字養生決
5字養生決其實是對中醫不同的養生方法的一個總結,并且這些養生方法還對應著不同的時間段。只有這樣,才能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減少疾病的發生。
1、動作“慢”一點
慢養生一直是中醫提倡的一種方法,尤其對于現代人而言更應當要慢一點。首先,動作慢一點。不管是起床還是運動,都不要太過急躁,動作過急、過猛會導致身體供血不及時,持續頭暈、心悸等現象。其次,吃飯速度慢一點。急急匆匆的吃飯不僅會導致肥胖的發生還會引起胃腸道疾病,導致人體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吸收不充分,危害身體健康。
2、經常做運“動”
中醫里有一句話“五勞傷身”,其中“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這四個勞傷就和不運動有關,不動則氣血運行不暢,出現氣血瘀滯,長期如此自然會出現疾病。
首先,對于年輕人而言可以參與一些運動量比較大的鍛煉,如跑步、騎車、游泳等等,一方面可以增加抵抗力,另一方面可以燃燒脂肪,有利于保持好身材。其次,對于中老年人而言可以選擇一些動作比較緩的運動,如太極拳、五禽戲、散步等。這樣有助氣血的運行避免疾病的出現。另一方面,人類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新陳代謝會減緩,毒素更容易堆積,所以適量的運動還有助于延緩衰老,清理身體。另外,運動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運動,還要注意大腦的運動。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而隨著身體的衰老,腦細胞也在死亡和減少,多做大腦運動可以延緩大腦的死亡,調動大腦的潛能。
3、滋“潤”身體
潤養生可以從滋潤皮膚和滋潤內臟兩方面來看,水在人體中大約占用70%的重量,而每個年齡段的人,其體內含水量會不同,越是衰老,體內的水分流失會越多。或者說水分的流失是衰老的開始。
首先,要多喝水。血液是人體最重要的體液,但是承載血液流動的是水,一天中有多達200升的水從血管中過濾出,如果人體失水15%以上,那么會逐漸失去生命體征。其次,要多滋潤五臟。五臟六腑的燥熱會帶來很多疾病,如肺燥則會出現干咳現象,肝火旺盛則會導致頭發油膩、口臭、痘痘等問題。所以保證五臟六腑的滋潤,也是保證身體的健康。滋潤五臟六腑除了多喝水,還可以食用一些養生食物,如山藥可以潤肺、腎和脾胃,綠色蔬菜入肝等。
4、注意?!芭?/strong>
保暖是中醫里養生的重點,保暖不等于穿得多,一味的多穿衣服也不利于身體健康,中醫里也有凍養生的說法。暖是注重身體四末的保暖,即手腳四肢的保暖。
首先,人體的四肢距離心臟最遠,最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良的現象,四肢的保暖可以緩解這種現象。其次,在人體的腳上有很多對應人體五臟六腑的穴位,保暖可以有效的減少疾病的發生。另外,還要注意一些身體其他部位的保暖,如冬季保護好脖子和后背、肚臍等。
5、精神放“松”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導致人的精神和身體都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狀態。這樣一方面增加精神壓力,出現內分泌失調,容易患病。另一方面,身體會出現肌肉僵硬、乏力、酸痛等現象。另外,匆忙的現代人和古人相比,呼吸的時間都在縮短,所以放松身心更為重要。
首先,精神上的放松,可以聽音樂、看書,還可以關掉手機,走出門,到野外進行精神上的放松。其次,身體上的放松,長期身體緊繃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不通則會出現疼痛。身體上的放松可以采取運動、按摩和泡澡的方法。另外,做深呼吸運動也是不錯的放松方法。另外,現代人精神壓力大,還可以通過保健品緩解機體疲勞,提高身體的耐氧能力。昂立西洋參膠囊適用于工作緊張易疲勞者、及處于缺氧人群。
(責任編輯:潘瑋璐 )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未病預防比生病求醫更為重要,只有做好養生保健工作就能夠降低患上疾病的幾率,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中醫養生講究5字訣。詳細>>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養生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好養生工作,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防止細菌和病毒的侵入,增強抵抗微生物……詳細>>
夏季高溫且雨水增多,容易讓暑濕邪入侵體內,導致濕性體質,減弱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消耗體內陽氣,從而多種疾病接踵而來,因此夏季需做好養生工……詳細>>
中醫不僅僅具有很好的保健養生作用還可以針對各種疑難雜癥進行治療,大部分慢性疾病都可以通過中醫的方式,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這就讓很多人愿意……詳細>>
中醫養生注重的是人體陰陽的平衡,如果人體陰陽平衡被打破,可能會令身體有一些疾病的發生。所以,我們應該要記住,順應中醫的理論,從根本上進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