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通過人的五官和手就可以知道身體的健康狀況,而我們日常也可以試試這種方法來判斷自己的健康。在這里,就來教大家幾招,看看如何通過五官來知健康吧。
中醫通過五官知健康
肺功能影響鼻子。中醫學認為,肺氣通于鼻,只有肺氣調和,呼吸通暢,鼻子才能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在臨床上,鼻塞流清涕,多為風寒襲肺;鼻子紅,多是肺熱或內火旺盛;鼻子干燥或經常出血,多是陰虛火旺。諸如此類,嗅覺不靈敏、經常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現象,都說明肺臟功能的降低,此時應注意戒煙和防寒,加強體育鍛煉,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可以將白蘿卜、梨、藕切片煮湯,加入冰糖后代茶飲,具有清火潤肺、降氣除痰的功效,尤適用于老人和兒童。
口味唇色反映脾。口是食物進入的門戶,可以反映脾胃的問題。若脾氣健運,氣血充足,則唇紅潤澤;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則唇色淡白或萎黃無光;口淡無味,多為脾氣虧虛;口唇黏膩或發甜,多為脾胃濕熱;口中泛酸,說明肝脾不和;唇腫或口角潰爛而痛,多為脾熱或脾火。此時,應調整飲食結構,尤其應禁食生冷、油膩的食物,還可服用健脾益氣、滋陰養胃的藥物,如黨參、山藥、薏米、百合、白扁豆等。
腎與聽力相關聯。腎氣足,就會聽力好。若出現頭暈耳鳴、聽力減退、耳聾失聰,或伴有足跟痛、腰酸痛或尿頻等癥狀,說明腎的功能有所下降。此時,應注意勞逸結合,房事適度,積極參加戶外活動,保證睡眠,可服用一些補腎的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
肝血足眼睛亮。中醫認為,眼目的功能有賴于肝血的濡養和肝氣的疏泄。若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會出現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夜盲等癥狀;肝經火盛,可能出現眼目紅脹腫痛;肝腎陰虛,則可能出現眼澀、眼干等。此時,除了注意用眼衛生外,還可以取枸杞子、白菊花適量,煎煮15分鐘取汁,或以沸水沖泡,代茶飲用,具有滋肝明目、補虛益精之功。
心臟好壞看舌頭。中醫認為,舌的形態、色澤、靈活度、味覺情況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若舌色紅潤、轉動靈活、味覺靈敏說明心血充足健康;舌尖糜爛、生瘡、疼痛,多為心火上炎;舌有瘀斑,多為心血瘀阻;舌色紅而深暗,多為心陰不足;舌體胖嫩,多為心陽不足。想要保養心臟,除按時休息、及時就醫外,還可以配合食療:心有實火的,可以用蓮子芯代茶飲;體虛的可服黨參、當歸、生黃芪等。
接下來,還要教大家怎樣通過手來了解健康狀況,繼續來看看吧。
中醫通過手知健康
中醫把手掌劃分為五大區域,就是掌中的“五岳”。手掌中心偏上的位置是“中岳”,對應脾胃,如果這個區域的亂紋較多或顏色偏黃,脾胃功能不是過于亢進就是虛弱。食指下方是“東岳”,對應肝膽,如果出現“井”字紋,最好到醫院查查肝膽。中指下方是“南岳”,它與“中岳”的交匯位置如果偏紅或有紅白交織,要注意血壓、血脂,著重預防心腦血管病。手掌的下方一直到手腕屬于“北岳”,對應腎臟與膀胱,如果有一些小圈圈一樣的紋理,體檢時就要著重檢查泌尿系統,女性注意預防尿路感染、白帶增多以及卵巢囊腫,男性注意預防前列腺增生、尿道炎、腎虛等問題。小拇指下方是“西岳”,靠手腕的部位對應肺,這里如果有青筋出現,要注意養護肺功能,不宜太勞累。
手上的“青筋”實際上是靜脈血管。“青筋”凸起往往提示體內有血瘀、痰濕、熱毒等。楊氏手診對此也有口訣:“青筋出現莫慌張,仔細查看在何方。拇指根下肺氣阻,中指根下心氣傷。食指根下肝氣滯,掌心若有腸不暢。”大家仔細觀察青筋的位置,有助于初步把握養生的重點。
兩人一握手,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手溫。中醫對于手感辨證有四句口訣:“手掌長握熱到燙,多是實熱炎癥傷;握久反而不覺熱,多是體內有虛火。手掌握著像冰塊,寒氣游竄體內外。若是只有手指寒,心臟血管慢循環。”意思是說,手溫比正常人高,尤其是越握越熱,一般提示體內有實熱,多是炎癥。如果一開始握手感覺有點熱,但是時間長了反覺得不是很熱,一般是虛火,這種人容易失眠多夢、心煩口干,要注意滋陰降火。
手感比正常人寒者,一般屬于陽虛,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低下、微循環障礙、月經不調等患者。如果主要是手掌寒,一般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弱,受涼容易腹瀉,女士多為白帶過多;如果主要是手指寒,往往提示血液循環不太順暢,容易疲勞乏力、頭暈頭痛。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癥狀就要盡早調理哦。
(責任編輯:潘瑋璐 )
面色能夠反映出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皺紋也能,你知道嗎?下面就教大家,從皺紋看出你的健康怎么樣。詳細>>
中醫是一種中國的傳統醫術,也是一種對患者刺激較小的慢性療法。那么,你知道中醫的診斷方法有哪幾種嗎?還有,在看中醫之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詳細>>
中醫在我國淵源流傳,至今仍然有很多人習慣通過中醫來治療疾病。那么,在看中醫前就要先做好準備才行。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看中醫前需做……詳細>>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生活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泡腳是一個緩解壓力的好方法。其實泡腳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泡腳不當很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泡腳……詳細>>
中醫在我國淵源流傳,至今仍然有很多人習慣通過中醫來治療疾病。那么,在看中醫前就要先做好準備才行。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看中醫前需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