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手不僅輔佐這我們的日常生活,幫助我們感知事物,而且也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態,這您知道嗎?如何從手部看出身體健康,中醫教您一些方法。
手部顏色反映健康狀態
皮膚的顏色是與皮膚的營養狀態、皮下組織、血管等情況密切相關,手與手掌部皮膚顏色也能反應皮膚、皮下組織以及皮下血流情況的狀態,所以觀手色有其一定的醫學意義。正常人的手部顏色是鮮艷的,手掌部呈淡紅色或粉紅色,潤澤光亮,富有彈性,色調均勻。一旦失去了常色和潤澤度,便認為可能有疾病發生。現就經常觀察到的幾種顏色介紹如下:
1、黃色。手掌部呈淡黃色,而且富有光澤是我國人的常態顏色。所說的黃色是較常態黃色增重而言。黃色的出現說明人的皮下血管所含血量減少,或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膚營養不良的外在表現。如果手部發黃嚴重,請及時就醫。
2、紅色。手掌部變紅,說明掌部皮下血管血運充盈,血流增速的結果,掌色超過了常人的淡紅色和粉紅色,則預示著疾病的存在與發展。如掌色過紅或艷紅,預示有高血壓,高血壓危象,腦出血的傾向,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壓癥狀,又發現手掌變紅,或有手掌熱灼感,可能是腦出血的先兆,應及時處理,以防不測;如果掌部原先是紅色,現又轉變成暗紫色,說明原來手掌部皮下血管血流旺盛,比較充盈,但受到心臟方而的障礙,又出現血流減慢,血管內血氧飽和度降低而呈暗紫色,這是一種危險的征兆,預示或已經發生了心臟疾病,病情危重,此時應盡早搶救治療,千萬不可以亂搬動病人,以防猝死。
3、白色。此色表示手部血運差、皮下血流不充盈,或血色素過低。手掌和指部皮膚的不同部位呈白色或蒼白色,也表示有不同的疾病群體。如手掌部皮膚色淺,變為白色,常見于貧血、血液系統疾病、慢性出血性疾病、營養不良性疾病等;手掌部皮色再變白,可能為肺部疾病或體內感染性疾病存在;食指蒼白提示有肝膽系疾病;中指蒼白提示心血管疾病;無名指蒼白提示腎與生殖器功能障礙;小指蒼白提血消化道功能障礙等。
4、紫色。手掌部呈暗紅或間有紫色斑點,常見于肝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青紫色是掌部瘀血征候,說明這個部位血運障礙,常見于重癥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病人。
5、綠色。手掌部皮膚呈綠色,多見于貧血和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腹瀉、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青綠色表示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大動脈炎、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等。
6、黑色。黑色表示腎臟疾患,如慢性腎炎、尿毒癥等病。總之,觀看人手部皮膚的顏色變化,也可以了解疾病。
每日手部保健按摩方法
經過很多中醫研究證明,按摩手部可以有效的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加速新陳代謝的速率,可以起到養生保健和治療疾病的作用。手部的按摩可以增強手部的關節功能,保持手部的靈活性。具體方法如下:
1、擦手背、手掌
右手手心放在左手手背上,兩手指方向相反,兩手平伸,然后用右手掌摩擦左手的手背,兩掌同時向袖口方向運動。摩擦速度要均勻,連擦16~24次。然后換左手掌擦右手的手背。
2、互搓指側
兩手手心相對,十指交叉,互搓16~24次。
3、頂指尖
兩手手心相對,兩手五指指尖用力相頂16~24次。
4、旋擰手指
用一個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去轉動另一個手指的關節,可以旋轉按壓、搓擦按摩,連續做15到20次左右,兩手交替進行。
手部穴位按摩
人體的手掌,分布著正經穴、經外奇穴和全息穴近百個,常刺激手掌穴,無論是左右手掌的對擊、摩擦、振動及手指屈伸,都有可能產生不可思議的健身效果。
有人可能會說,手掌上的穴位密密麻麻,我怎知按哪些穴位對我有益。當然如果你能研究手掌穴位,針對你的輔助病療需要,找出對應五臟的穴位最好。但一般人難以做到,不過多方位的手掌活動,總是會有一些穴位被正確按到,即使按錯也無甚副作用,多按一般穴也健身。
現時最流行的手掌運動有兩個:一個是模仿搓筷子的動作,簡單示意—取有方楞的木筷兩雙,兩手反覆搓滾,就如洗筷的動作。另一個是掌對掌,指對指的拍手運動,只是拍掌聲對他人有滋擾,操練者盡量選擇僻靜的場所。或可選用圓頭梳子,以梳子梳手心的方法代替。
(責任編輯:潘瑋璐 )
手不僅輔佐這我們的日常生活,幫助我們感知事物,而且也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態,這您知道嗎?如何從手部看出身體健康,中醫教您一些方法。htt……詳細>>
中醫按摩需要講究穴位,按摩人體的各個穴位是有不同的功效的。今天,所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按摩手部會有哪些養生防病的功效,同時手部按摩的方法又是……詳細>>
在手上有很多穴位,平時搓搓手或按一按,能防止疾病,保持身體健康。可以來學習一下手部按摩的小技巧,了解按摩手帶來的好處。詳細>>
中醫認為不同的手指對應著不同的穴位,手部有五臟六腑的反射區,和各個臟腑器官及組織關系非常密切。閑暇時光刮刮手指,能達到延年益壽功效,可以……詳細>>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看手是比較小的部位,但和五臟六腑以及組織和器官關系很是密切。在手部有很多重要穴位,經常按摩點揉或刮痧能保健養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