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足療按摩手法的五個關鍵步驟
在進行足部按摩時,要因人而異,手法靈活運用。按壓區位時,要進行適度持續性的刺激,有正常的壓痛感最好,應以反射區內壓痛最敏感部位為重點,當體內器官發生病變時,雙足相應的反射區會有針刺感。另外,進行足部按摩時應保持室內清靜、整潔、通風,按摩前用溫水洗凈足部,全身放松。按摩每個穴位和病理反射區前,應測定一下針刺樣的反射痛點,以便有的放矢。按摩結束后 30分鐘內患者應飲一杯溫開水,這樣有利于氣血的運行,從而達到良好的按摩效果。
步驟一 左腳足底
檢查心臟→基本反射區(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大額竇→三叉神經→小腦→頸項→頸椎→鼻子→大腦→腦垂體→食道→甲狀旁腺→甲狀腺→小額竇→五點六面→眼睛→耳朵→斜方肌→肺、支氣管→心臟→脾→胃→胰→十二指腸→小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性腺→失眠點;
步驟二 右腳足底
基本反射區(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大額竇→三叉神經→小腦→頸項→頸椎→鼻子→大腦→腦垂體→食道→甲狀旁腺→甲狀腺→小額竇→眼睛→耳朵→(聰耳明目)→斜方肌→肺、支氣管→肝臟→膽→胃→胰→十二指腸→小腸→盲腸→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肛門→性腺→失眠點;
步驟三 足內側
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內尾骨→前列腺、子宮→內肋骨→腹股溝→下身淋巴→髖關節→直腸、肛門→內側坐骨神經;
步驟四 足外側
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外尾骨→卵巢、睪丸→肩胛骨→外肋骨→上身淋巴→髖關節→放松下腹部→外側坐骨神經;
步驟五 足背
上頜→下頜→扁桃體→喉、氣管→胸部淋巴→內耳迷路→胸、乳房→內外肋骨→上、下身淋巴→解溪→基本反射區(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腰腿痛是常見的骨科疾病,很多人會選用藥物治療,但其實中醫按摩也有很好的療效。按摩可以疏通氣血、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接下來就一起看看腰……詳細>>
眾所周知銀屑病又稱牛皮癬,中醫又稱“白疕”,初起皮疹是紅色小丘疹,小的像針頭,大的如綠豆,丘疹漸大、較多,融合成斑塊,往往丘疹與斑塊混雜……詳細>>
足療是人們日常養生最方便的一種手法,足療按摩手法不同所起到的養生功效也不相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足療有什么手法:詳細>>
足部有很多人體中藥部位的反射區,運用好足療會對我們的健康大有好處。足療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吧。詳細>>
按摩足底能夠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臟腑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對身體大有益處,但是做足療也要注意一些事項,避免出現不適反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