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說到泡腳,很多人都知道秋冬季節泡腳是養生,而夏天很少人會泡腳。夏天很多人洗腳是直接把腳放到水龍頭下淋,而且,現在洗澡大多是淋浴,很多人往往忽視了腳部的清潔,更別說特意泡個腳了。
腳被譽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在腳上有66個穴位,這些穴位都有相對應的反射區,都能反映出人體的器官是否正常工作,中醫認為腳是人體寒氣最多的地方,很容易受涼,這樣就會導致經脈不暢,容易生病。
中國人是非常講究泡腳的,冬天很多人都有睡前泡腳的好習慣,而夏天堅持熱水泡腳的人就很少了。
夏季泡腳的好處多多
促進新陳代謝:熱水足浴促進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由于血液循環量的增加,從而調節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祛暑濕、防腹瀉:許多人在冬天有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但是一到夏天,為了享受一時的涼快,就用涼水一沖完事了,再加上夏天炎熱,導致貪涼,又吃比較多寒涼食物,直吹空調、電扇等。殊不知,寒邪和夏季的濕氣就悄悄的郁積到了你的體內,要是不及時祛除的話,等到秋冬季節的時候,就會容易引發胃痛、四肢關節酸痛、腹瀉、等一系列病癥。在這里小編告訴你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用熱水泡腳可以祛暑濕、防腹瀉。因此堅持養成在夏天泡腳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養生美容,養腦護腦:通過熱水足浴,可以調節經絡和氣血。同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從而使頭部血流加快,及時足量補充大腦所需氧氣和營養物質。特別在冬季,每日堅持足浴,不但可以保持腳部清潔,增強其新陳代謝,提高對外來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還可以防治皸裂、凍瘡、足癬等腳疾。
改善睡眠:足部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用熱水泡腳對神經和毛細血管有溫和良好的刺激作用。這種溫熱刺激反射到大腦皮層,對大腦皮層起到抑制作用,是興奮的交感神經順利地向副交感神經轉換。副交感神經興奮后,此時人處于安靜休息狀態,從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癥。
泡腳也有講究,“睡前洗腳,勝吃補藥”
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泡20~30分鐘(期間可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后皮膚呈微紅色為好,同時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一般來說,每晚一次足浴即可達到保健目的,洗畢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亦可早晚兩次(一般上午10點1次,晚上睡前1次)。每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但對于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高血壓等要適當延長一些。具體時間需根據泡腳者的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及泡腳后的感受來逐漸調整。
夏季泡腳的其他注意事項
1、泡腳不要泡太久
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2、泡腳水不宜過燙
每天用溫水把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后果。
4、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癥、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責任編輯:鄭永儀 )
腳是人體第二心臟。負擔著把血液泵回心臟的重任。中醫認為“足是六經之根”,人體十二經脈中有足三陽經終止于足,足三陰經起始于足,分布于足部……詳細>>
中藥泡腳是中醫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泡腳本身就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如果能夠結合中藥,那么會起到更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下面中醫就為大家推薦幾……詳細>>
馬上就要進入秋分了,氣溫漸漸下降,且晝夜溫差仍較大,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如果在此時進行適當的養生保健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防治感冒。……詳細>>
很多人以為冬季才能泡腳,其實夏天也應泡腳,夏季暑多夾濕,易出現沒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用溫水泡腳有助于祛除暑濕,促進睡眠。當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