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夏天到了,除了多喝綠豆湯解暑,還應該喝什么?其實,三伏天期間,是喝姜棗茶最好的時候
三伏期間最適合喝姜棗茶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喝姜棗茶不僅健胃、排濕,還能補血、補氣。。。能夠一次性把體內病氣都掃光光!
在整個三伏天時期,都是喝姜棗茶最好的時候,為什么呢?因為身體經過一個冬天和春天,體內積聚的病氣和毒素都比較多,夏天炎熱,體內陽氣空虛,此時喝一杯姜棗茶,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借助陽氣發(fā)散排毒。恰好符合《黃帝內經》里“春夏養(yǎng)陽”的宗旨,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到末伏,每天一杯姜棗茶,祛病除濕都靠它。
姜棗茶制作方法
原 料:大棗6顆、生姜2~4片、紅糖適量
步 驟:大棗、生姜洗凈切片后放入壺里,加水至1200ml,啟動養(yǎng)生湯模式;待養(yǎng)生壺自動斷電后,加入紅糖;啟動花草茶模式,待養(yǎng)生壺自動斷電后即可。
制作注意事項:首先,要選好材料。制作一杯有療效的姜棗茶,選棗也是個關鍵。只有用大棗才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應該將大棗切碎,用水煮才能把營養(yǎng)煮出來,才能發(fā)揮更好的藥效。姜的話最好選擇干姜。干姜不是菜市場買的姜,而是烘干的姜,專門用來入藥。需要等到霜降很冷的時候才收,長得很老,比較瓷實,水分少,易烘干。而我們吃的炒菜用的姜是生姜,春夏之交收的,長得比較嫩,好吃。干姜,比生姜更辣一些,具有辛熱、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等作用。尤其在暖胃、通脈具有獨特功效。要是你就想緩和點的話,或者胃剛剛受寒的話,可以用生姜。但要是想暖脾胃,緩解胃寒的話,生姜的熱性持續(xù)的就太短了,干姜更合適一些。其次,姜和棗要冷水下鍋。冷水下鍋,才可以把姜的味道揮發(fā)出來,這點用養(yǎng)生壺就可以輕松做到。這樣煮出來的姜棗茶喝不出姜的味道,即使不喜歡吃姜的人,也可以喝上這杯姜棗茶。
棗姜茶的功效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
主要適用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容易體倦乏力的人食用。不過,因為大棗含糖量高,糖尿病人應該少吃。
生姜: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快,促使身上毛孔張開,加速排毒,這樣不僅能將多余的熱帶走,還能將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溫中散寒,補血正氣、燥濕消炎,飲用后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的作用。還可以促進消化,增加腸蠕動,對胃潰瘍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女性宮寒(白帶多而清稀、痛經等)、男性腎寒,以及腸胃虛寒的人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常喝。姜棗茶可以除濕,特別適合經常呆在空調房的人。
適宜人群:
姜棗茶特別適合體質虛寒的人。體質虛寒是指一年四季都怕冷,手腳摸上去是涼的,身上有些地方會容易痛(腿部、肚子等),而且是冷痛。
每日一飲最好是上午就喝完,不要超過中午。因為姜適合在早上吃,下午和晚上都不適合喝,下午3點后喝也容易影響睡眠。很多人覺得姜茶喝多會上火,但是只要在早上喝就不會。
如果容易唇紅、口干、五心煩熱這些陰虛火旺體質者忌飲,脾胃熱性也不能喝,會更容易造成濕熱。
(責任編輯:鄭永儀 )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中醫(yī)認為生姜具有散寒暖胃以及止咳止嘔的功效,能夠提升心理上的氧氣,幫助祛除體內的寒氣,同時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預防疾……詳細>>
干姜是傳統(tǒng)的中藥材,可當作調料味,也可入藥,屬于藥食同源中藥材。中醫(yī)認為干姜能歸胃經、心經、肺經和胃經,可達到調理脾胃和延緩衰老效果而且……詳細>>
生姜具有驅寒養(yǎng)陽的功效,尤其是生姜皮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以去寒陽雪緩解身體的疲勞,提高睡眠質量,同時也能夠減肥抗衰老,不妨具體的來了解一下。詳細>>
你聽說過醋泡姜嗎?冬吃蘿卜夏吃姜,孔子也有句話:“不撤姜食”,以姜作為養(yǎng)生食物,歷史悠久。而醋泡姜作為傳統(tǒng)的一種養(yǎng)生食物,有哪些養(yǎng)生功效……詳細>>
在我國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習俗,而現(xiàn)在正是可以吃姜養(yǎng)生的夏天。在夏天要如何吃姜才最有營養(yǎng)呢?姜除了可以在烹飪時提味以外,還有一些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