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的武術之一,隨著時代在發展,人們對太極拳的熱情仍然很高。在日常生活中,太極拳是一種極為簡單的運動方式,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太極拳的動作和姿勢是有講究。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了解太極拳吧。
怎么才能練好太極拳呢?
選擇明師:對于每一位想學太極拳的中老年人來說,沒有比選擇一位明師再重要不過的事了。由于是明師,他會懂得什么是太極拳和怎樣傳授太極拳。而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在開始學習太極拳時隨便找個人就跟著比劃,結果是時間沒少花,技術沒學到,還使錯誤動作定了型。
刻苦訓練:太極拳學會很容易,學好非常難。為什么?因為太極拳不是廣播體操,而屬內家拳,練的是動靜兩功,內外雙求,性命雙修,以心引氣為法則,以內外雙修為宗旨,通過開合、動靜、虛實、松緊、升降、吐納、收入、蓄發、伸屈、長短、剛柔、進退、順逆、卷展運動體現太極陰陽的變化。可以說太極拳是武術拳種中最難學的,要學好,非下一番功夫不可。那種一曝十寒、一年只練幾個月、到了冬天就貓冬的做法是學不好太極拳的。
研究理論:許多太極拳界的前輩都告誡后來的學拳人:“研究拳理,比練架勢更重要。”太極拳理論是前輩們在行拳的實踐中,高度概括總結出的要領、要求、規范、規則,是學拳者必須遵循的。對于每個想學太極拳的人來說,一定要在學拳之初,把太極拳理論的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學習太極拳理論能幫助我們少走或不走彎路。
太極拳的動作原則
1、動作協調,剛柔相濟,柔中寓剛。一般來說,動作的終點,定勢為“實”,動作的轉變過程為“虛”。實的動作和做動作的部位,用力要求沉著、充實,各動作體現出松沉、穩定、有力;虛的動作和做動作的部位,要求輕靈、含蓄。太極拳的鍛煉要點體現在“由松入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柔剛相濟”。柔與剛始終貫穿在各式太極拳的運動之中,也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
2、動作連貫,柔和纏繞,勁力完整。太極拳要求手、腳、頭、眼神配合一氣,保持上下相隨,節節貫穿,連續圓活,輕松自然地做好每一個動作。在每一個動作的轉換過程中不能有停頓和斷續的感覺。似停而非停,在似停的一瞬間,動作表現得極緩,但仍要保持所有的動作能纏繞不斷地進行。整個一套太極拳的勁力配合也較講究,自始至終盡力均勻。動作的速度須保持大致相等,不能妄動拙力,要快均快,慢均慢。尤其是初學者開始速度要慢,反復練熟后,再逐漸加快。
3、呼吸配合,意念集中,以意導動。太極拳在準備開始時,首先要調整呼吸,初練時用自然呼吸,循序漸進后用腹式呼吸。練習中呼吸應配合動作。一般呼氣時間稍短,此時動作均在推、展等末段部分;吸氣時間稍長,此時動作處于收、提等動作的開始階段。
4、保持體位,以身帶臂,自如舒展。起勢后,架式的高低根據練習者的身體條件和掌握程度決定。初學者可略高點,熟練后可把身體逐漸放低,越低運動量越大。動作以腰為軸,帶動四肢。腰用力得當,可加強發力,提高發力的速度。腰部須豎直,才能堅強有力。
太極拳的姿勢原則
對人體各部位姿勢,太極拳有如下要求:
1、頭要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
2、頸要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要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后張;
3、肘要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要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
4、胸要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要舒展伸拔,不可弓駝;腰要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5、脊要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要向內微斂,不可外突;
6、胯要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7、腿要穩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當然完全做到這些也非一時一日之功,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方可達到。
(責任編輯:楊曉紅 )
太極拳究竟要如何練習最有益健康呢?現如今,太極拳仍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是鍛煉身體最普遍的一種方法。你知道嗎?太極拳不僅可以養生,還能夠……詳細>>
太極拳在我國是歷史悠久的鍛煉方法,至今仍然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喜愛。那么,太極拳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運動呢?人們都說太極拳講究“柔”,要怎樣掌……詳細>>
太極拳有有益身體健康的一種鍛煉方法,非常適合中老年人日常運動健身。不過,想要練好太極拳是有所講究的,不能過于隨意。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詳細>>
練習太極拳要講究什么?太極拳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練習時也會有很多的講究,如果不注意這些方面就很可能沒有效果。如果你也對練習太極拳感興……詳細>>
太極拳是中老年人健身鍛煉最常見的一種方法,而且太極拳還能夠幫助我們控制一些疾病。如果是血糖偏高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練習太極拳就可以控制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