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糖尿病治療時間長,見效慢,對于很多糖尿病患者來說,中藥調理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中醫如何治療糖尿?。?/strong>
首先,中醫治療糖尿病提倡未病先防,防患未然。在對糖尿病發病機制的研究中發現,糖尿病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另外研究表明,現代人進食不規律,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肥胖、精神緊張及工作壓力大,這些均可以導致糖尿病的發生。中醫理論認為:長期嗜食肥甘厚味,使形體肥胖,生濕生痰,蘊而為熱,痰濕阻滯氣機,進而發展轉為消渴。中醫提出三焦養生說,即上焦養生養心肺、中焦養生護脾胃、下焦養生調肝腎,強調在身體及精神方面注重養生,預防消渴病的發生。
再者,中醫提倡主動出擊,提前干預。有些患者空腹血糖不高,卻存在“隱患”,我國有2/3初診糖尿病患者為餐后高血糖。曾紀斌建議,凡體檢空腹血糖大于5.5mmol/L者,應做糖耐量試驗進行糖尿病篩查。糖尿病前期可通過中醫藥健脾、化痰、活血干預治療,降低糖耐量異常患者的血糖、血脂,同時可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提高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逆轉糖耐量異常。
既病防變,延緩或逆轉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的管理實際上是一個血糖的管理和血管的管理。糖尿病的危害性主要是血管方面出現的并發癥,包括心梗、腦梗、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并發癥方面采用健脾益氣、活血通絡的方法治療,幫助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緩解肢體涼、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經病變癥狀;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采用補益肝腎、活血通脈等方法治療,促進眼底出血滲出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視力,延緩其發展;采用補腎固攝等方法治療,使患者尿蛋白排出減少,保護腎功能,降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
降血糖的中藥有哪些?
黃芪:可通過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島素受體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從而發揮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
人參:人參可促進實驗動物血糖降低,并可降低血脂,改善乏力癥狀。臨床報道,人參浸膏對早期輕癥糖尿病有治療效果,使尿糖減少,血糖降低,停藥后療效仍可持續2周以上。人參日用量3~9克。
枸杞子:枸杞能補腎養肝,治肝腎陰虛、消渴等。枸杞子提取物可促進實驗動物血糖下降,對糖尿病性血脂升高、視力不佳有改善作用。每日用枸杞子、五味子、黃精、元參各25克,煎汁當茶飲,可改善消渴癥狀。
丹參:有活血、行血、涼血、養血的作用,可以化瘀、通絡。丹參煎劑可明顯降低實驗動物的血糖,作用可持續5小時之久,且可降低血脂及血液黏稠度。丹參、天花粉、葛根各15克,黃芪20克,五味子7克,忍冬藤、玄參各10克,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有效。
生地黃:有滋陰清熱的作用。按每公斤體重2克計算,喂服實驗動物,可使血糖明顯下降,也可抑制和預防腎上腺素所致的血糖上升,且可改善血脂、血壓。臨床應用于糖尿病時,多以生地黃配天冬、枸杞子等。
玉米須:玉米須提取物有明顯降血糖作用,且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腎病有改善作用。
知母:知母水提取物能降低實驗動物血糖,對藥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更明顯。用知母、天花粉、麥冬各12克,黃連5克組方煎服,可改善糖尿病口渴、多飲等癥狀。
赤芍:是清熱、涼血、散瘀的佳品?,F代藥理學證明,它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多方面的作用。
葛根:本品可發表解肌、升陽透疹、解熱生津,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此外,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藥還有黃連、山藥、玉竹、麥芽、茯苓、菟絲子、石膏、烏梅、蒼術、白術、玄參、仙鶴草、地骨皮、蒼耳子、澤瀉、桔梗、黃精、冬桑葉、仙靈脾等。
降血糖的中藥效果如何?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藥沒有西藥快,沒有西藥強,但它注重整體調控、改善癥狀,適用于2型糖尿病輕度患者及并發癥早期。當中藥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時,應及時改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
以上是降血糖的中藥的相關介紹。糖尿病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糖友們千萬不要求急求快,循序漸進才最好。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吧,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人們一般都稱其為富貴病。一般來說通過治療病情都是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的,但是需要長期,甚至終……詳細>>
糖尿病人的后期調理很重要,調理主要從飲食入手,但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吃什么不是都一樣的,糖尿病中醫上分為四個癥型,分別有不同的飲食良方調……詳細>>
糖尿病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疾病,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都是比較大的,因此患上糖尿病為了減輕痛苦也為了能夠保證自己良好……詳細>>
現如今,很多女性已經把減肥提上了日程,減肥的方法也越來越多,那么傳統的中醫對減肥又有什么妙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詳細>>
糖尿病是一類世界性的常見疾病,治療糖尿病方法也是不少人關注的健康問題,中醫指出,采用的是控制飲食、調攝情志、適當運動、藥物調理等綜合治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