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疾病的侵害,最最普遍的就是感冒了,對于此病的預防措施大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如何有效的來預防感冒呢?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做出以下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如何看待感冒?
中醫與西醫不同,所以對于感冒的類型,中醫與西醫的分類方法也不同,按照傳統觀中醫的理念,感冒有哪些類型呢?
風寒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癥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
風熱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癥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等特點。
暑濕感冒: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
暑熱感冒:發熱,偶爾怕風,心煩、汗出口干,喉嚨疼,流稠涕,咳濃痰,舌苔較薄,脈象主要為浮脈或數脈。
時行感冒:病人可表現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并發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癥狀。
應對感冒可常按8部位
對于感冒來所,中醫也有對應的方法,比如按摩,或者是食補:
1、十指梳頭:除拇指外兩手指并成一字形,(兩小指在中央)置于前額頭發邊緣,兩拇指置于太陽穴。用指尖和指甲向后梳。小指經過神庭、上星、百會、后項、腦戶、風府到啞門,同時兩拇指由太陽穴經耳后風池到脖頸,反復一分鐘。
2、拿晴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住兩眼的內眼角凸起部分手不離開,連捏帶揉一分鐘。
3、洗鼻:兩手搓熱用兩中指腹緊按鼻翼兩側沿鼻梁向上搓到內眼角,再搓回原位,反復搓一分鐘。
4、揉風池:兩手拇指分別緊按腦后風池穴,按揉一分鐘。
5、揉太陽:兩手拇指腹分別壓住左右太陽穴按揉一分鐘。
6、揉迎香:雙手食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一分鐘。
7、可揉外勞宮:腹痛腹脹、腸鳴腹瀉等也可用此法。位于手背中央與內勞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時中指、無名指所指處中間)相對。拇指的指端著力于外勞宮處做環旋揉動,壓力要均勻,動作要協調有節律,揉動的幅度要適中,不宜過大或過小。揉100-150次。
8、干洗臉:兩掌心緊按兩腮下部,手指向上同時兩中指按鼻兩側,用力向上搓擦。經雙眼到上額時兩掌左右分開,掌根經太陽穴耳前回到原位。反復一分鐘。
3個辦法讓你擁有不感冒的秋天
寒露腳不露
“寒露腳不露”告誡人們寒露過后,要特別注重腳部的保暖,切勿赤腳,以防“寒從足生”。因為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因此,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寒露過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練“彈指功”提陽氣
很多朋友冬天怕冷,容易手腳冰涼,如果在寒露之后開始練練“彈指功”,可以讓這些狀況會得到改善。
“彈指功”非常簡單,可以每天中午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反復一百遍。當然,可以不必局限于一百次這個數目,次數越多越好,有空就彈彈。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經的起點,而心包經是心臟的保護墻,寒露之后,人體的氣血開始流注心包經,所以常彈中指,能夠促進氣血循環,提高人體的御寒能力,也就不容易手腳冰涼、畏寒了。
適當食補不能少
寒露后也可以適當食補,這里推薦一道菜,即山藥胡蘿卜燉羊肉,這道湯具有補體健腎,提升元氣的作用。怕吃羊肉上火的朋友,可以配著喝些菊花茶,菊花是清熱去火的,還可以潤肺補腎。
如果不喜歡吃羊肉,可大椎穴以喝五豆粥,即用小米配上紅、黃、黑、綠、蠶豆五種豆子,熬粥喝,它能調和五臟,濡養腸胃,提升機體的免疫力。為了增強進補的效果,閑暇還可以多敲敲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橫指),以提升脾胃運化功能。
(責任編輯:鄭永儀 )
春季氣候變化大,時冷時暖,更容易感冒,相信現在也有不少人中招。那么,感冒可以分幾個類型呢?風寒感冒應該如何應對呢?詳細>>
冬天時節是感冒的高發期,感冒不能及時治療的話也看會引發很多的并發癥,防勝于治,生活中我們最好要做好感冒的預防,那么怎么預防感冒呢?中醫按……詳細>>
在中醫方面將夏季感冒稱之為暑濕感冒,這主要就是和冬天所發生的感冒進行區分開來。冬天感冒大部分是由于受到了風寒的入侵,而夏季感冒則主要是由……詳細>>
春季氣溫變化大,很多人會因此患上感冒,那么中醫應對感冒有什么妙招呢?詳細>>
感冒的經常發生,與其所擁有比較復雜的病因有著很大的關系。事實證明,在感冒流行的時節,我們若想讓自己的身體很是健康,就應該掌握此病的出現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