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們常說經絡通暢,身體就好。經絡究竟是什么,又該如何才能判斷出我們的經絡是否通常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一起看看中醫有哪些說法和方法吧 。
什么是經絡?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于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于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是將脈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
經絡,主要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于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于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招幫你判別經絡是否通暢
1、捏身上的肉不感覺痛
在檢查人體經絡是否通暢時,最簡單的一個就是,捏一下自己身上的肉,看是否有疼痛感。尤其是胳膊外側的三焦和小腸經的位置,或者大腿上的肉,能夠很方便很明顯地感覺出來。
2、出現明顯的過血現象
什么叫過血現象?說白了就是當你用一只手攥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一定要攥緊,當過一分鐘左右的時候,你會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漸從紅色變成了白色,而當你突然松開的時候,你會感覺一股熱流一直沖到了手指尖,同時手掌也會從白色變成紅色,這種現象就稱為“過血”,說明你的經絡是通的。那么,對于手掌而言,你很容易了解到過血現象,但如果是你的下肢,你的腳,是否有過血現象呢?這就不太好做了。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的癥狀,說明你的氣血虧得很厲害,無法達到你的肢體末端。
那怎樣知道你的下肢是否過血呢?可以讓讓別人幫忙,壓住你的股動脈,然后大約一分鐘的時間,猛的松開手,看看你的血能否沖到腳指尖?最好的情況是能沖到腳指尖,而且過血的感覺是呈圓桶狀,前面后面一起過。但很多人都過不了膝蓋,但凡這種人,都需要好好打通你的經絡。
股動脈的位置不太好找,如果你躺平了,用手指稍微用力按壓你的腹股溝的位置,你應該能感覺到有一個地方會有跳動的感,就像你摸手上的脈搏一樣,那里就是你的股動脈。如果壓股動脈后的過血感覺是呈圓桶狀并能到達腳尖的話,說明你的經絡非常的通。反之,就需要通過按摩打通經絡了。
3、搓八髎腳會發熱
壓股動脈,主要是測試你的足三陰經和三陽經的情況。如果想重點測試一下督脈及膀胱經的情況,那么就要通過搓八髎來判斷了。所謂八髎,是八個穴位的統稱,即上次中下髎,分布在左右兩條膀胱經上,先來看看八髎的位置。膀胱經的會陽穴上依次為下髎中髎次髎和上髎,左右對稱,共八個。很多從來沒有做過按摩過的人,經絡大體都不通,不僅表現在壓股動脈,沒有過血的感覺,搓八髎也沒有腳熱的感覺,大部分人都只有屁股熱,好一點的膝蓋能熱,最好的就是腳能熱。搓八髎的方法:用手掌快速在八髎處摩擦,刺激膀胱經和督脈。這只是一種熱感,而不是過血的感覺。
4、躺下肚子有凹陷
肚子上集中了人體很多的經絡,因此,這個位置的經絡是否通非常的重要。那什么叫好肚子呢?第一,手捏著不痛;其次是肚子要凹。什么叫凹陷呢?就是平躺在床上,要能顯出肋骨來,往肚子上澆點水而不會流。這樣的肚子才叫好肚子。有句話叫:“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打通肚子這段的經絡,主要靠的是刮痧和按摩。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經絡疏通
一是要經常運動。因為“動形以達郁”,“動則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經常運動,氣血才能周流全身,經絡也才能通暢。
二是要多吃蒿子桿、蔥、蒜、海帶、海藻、蘿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氣活血作用的食物。也可以服用逍遙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中成藥進行調理。
三是要保持心情愉快。因為人心情不好時氣機就會郁結,氣機郁結就會導致經絡不通。人們常說的“氣死周瑜”就是最典型例子。因此不管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也要想得開,這樣才能保持經絡的通暢。
為了身體健康,保持經絡通暢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經絡不通暢,不妨試試看我們上面說的方法吧。
(責任編輯:鄭永儀 )
中醫認為,人體如果經絡不通就會出現不適癥狀,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所以需要特別的注意是否有經絡不通的癥狀。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打通經絡呢?下……詳細>>
經絡不通怎么辦?經絡不通的癥狀是有很多的,所以要了解經絡不通的所有表現狀況,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調理。在這里,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經絡不通應……詳細>>
中醫認為,人體如果經絡不通就會容易出現很多的異常和疾病,所以要積極的進行疏通。因此,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出現哪些癥狀很可能是經絡不通,以及……詳細>>
中醫認為,人體如果經絡不通就會出現不適癥狀,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所以需要打通經絡。下面就來簡單了解下:詳細>>
經絡不通的危害是很大的,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各方面都會容易帶來影響。所以,通經絡是很重要的中醫養生方法。在這里,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自行通經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