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秋分已經過去,秋天也正是來臨,那么這個季節(jié)應該如何養(yǎng)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秋季養(yǎng)生有三注意
靜情緒
秋風蕭瑟,天地間萬物皆由盛轉衰,草木也由榮轉為枯竭,這無一不體現了蕭條頹廢的景象。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凄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郁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yǎng)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jié)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泄,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yǎng)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tài)。秋分過后適逢重陽時節(jié),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游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行起居
秋分的時候,陰陽相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幾乎一樣長短,隨后又會出現白天縮短,黑夜延長的現象,而且天氣也將會逐漸陰冷,所以人們的生活起居作息也應該按照日常的規(guī)律來有所改變,盡早改變暑天晚睡早起,并且恢復早睡早起良好習慣。
《黃帝內經》云:“起居有?!?,就是提倡按時作息,避免貪睡多睡損人正氣,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損陰精。晝則寤(醒),夜則寐(睡)這種生理狀態(tài)與生俱來,是人類適應自然規(guī)律的表現。天體的運行、陰陽的變化促成了晝夜的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古人起居有常的最好寫照。順應四時節(jié)律調整作息時間,應早睡早起,平行起居,能調節(jié)體內陰陽平衡,調和臟腑氣血,使血脈和暢,精充神旺。
調飲食
秋季飲食也應以平調為主,不宜大吃大補。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適合性味的食材進行食療糾偏,體質虛寒者可適當進食溫熱助陽之品以溫陽補虛,體質燥熱者可進食甘涼滋潤之品以滋陰降火。甘涼滋潤食物有香蕉、甘蔗、蘋果、雪梨、荸薺、枇杷、桑葚、西紅杮、黃瓜、絲瓜、蓮藕、百合、沙參、麥冬、石斛、西洋參等。溫熱補陽食物有辣椒、花椒、生姜、蔥、蒜、韭菜、肉桂、茴香、榴蓮、龍眼、荔枝、粟子、鱔魚、蝦、雞肉、牛肉、羊肉、鹿肉等。
經過秋分之后,很多南方的地區(qū)天氣會越來越干燥,而且秋涼陰寒之氣也會隨之加重,一些體質比較虛寒的人應該適量的進食一些具有溫熱補陽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調平體內的陰陽,對身體健康非常的有益。另外,在秋燥來襲的時候,再適量加入甘潤養(yǎng)陰之品,陰陽調補同樣有所效果。
秋高氣爽防秋“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饵S帝內經》說:“秋冬養(yǎng)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yǎng)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guī)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fā)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癥狀。因此,秋季養(yǎng)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1、多飲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飲水量不要因為夏季已過就有所減少,一天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醫(y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因此,秋季飲水以溫熱為佳,大忌寒涼冷飲?!吧傺浴笔菫榱吮Wo肺氣,每天不停地說話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的就是肺氣。所以,要“少說多干”。
2、少行房事保真陰:秋季要注意保護臟氣陰精,其中也包括腎精。因此,秋季養(yǎng)生,尤其不可縱欲,生活要有規(guī)律,有節(jié)有度。
3、皮膚護理重保濕:“秋燥”之時,風沙較多,保持皮膚濕潤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或晚睡潔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跡,應輕拍面部以使余水滲入,再進行保濕護理。另,每周可自行做保濕面膜3~4次,以保持皮膚濕潤。
秋涼乍寒適當“凍”
我國自古就流傳著“春捂秋凍”的養(yǎng)生保健諺語?!扒飪觥钡囊馑际钦f秋天到來之后,氣溫稍有下降,此時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適當凍一凍,加強體育鍛煉,使人體的抗御機能得到提高,從而激發(fā)機體適應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fā)生。
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但無論何種活動,都不宜過量,在周身微熱,在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時,即行停止,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持陰精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常言道:“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風肅殺,天氣漸涼,氣候多變,人易生病,因此稱為“多事之秋”。秋季人體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如果注意不當,則易發(fā)生腹瀉。尤其是嬰幼兒,更是秋季腹瀉的易感人群。
此外,秋季精神調養(yǎng),應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等情緒,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起居上,應保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早臥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則利于肺氣之舒展,且防止收斂之太過。另外,冷水浴也應在整個秋天堅持,不要間斷。
物,不是科學的養(yǎng)生方法。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別吃藥。切記:藥補不如食補。
(責任編輯:鄭永儀 )
文章關鍵詞: 秋季養(yǎng)生注意 秋季養(yǎng)生 養(yǎng)生
家長該怎么判斷孩子營養(yǎng)攝入情況?
青少年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yǎng)?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孩子正值長身體“補”就對了?
老年人秋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夏有暑熱,而秋有燥。秋季到,氣候的變化也會引起很多疾病,老年人的養(yǎng)生方法也需要隨之做出改變。老人養(yǎng)生要注意哪些……詳細>>
養(yǎng)生第一要訣是順應四時,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寒露已經過去,霜降還未來臨,天氣漸漸變涼,這個時節(jié)應該如何養(yǎng)生呢?詳細>>
秋季萬物凋零,天氣比較干燥,而且早晚溫差大,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中醫(yī)認為養(yǎng)生應該調理好飲食,增強體力,防止秋燥以及休息,合適的進補,秋季養(yǎng)……詳細>>
秋季是很多人喜歡的一個季節(jié),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秋季應該如何養(yǎng)生?詳細>>
不覺我們已經入秋有半個月了,雖然仍感覺炎熱,但早晚都能感覺到一絲秋意。進入秋天,由于晝夜溫差加大,加上忽冷忽熱,給我們的免疫力提出了很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