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貧血也是我們很常聽到的一種癥狀,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會貧血呢?貧血吃些什么好呢?
貧血自測:
貧血的人膚色發黃、口唇色淡、毛發無光澤;血瘀常導致膚色口唇晦暗、皮膚毛發干燥;血熱則導致皮膚油膩粗糙、易生痤瘡等。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貧血,可以通過以下這些方式自測:
1、膚色暗淡,唇色、指甲顏色淡白。
2、時常有頭暈眼花的情況發生。
3、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心悸。
4、睡眠質量不高,經常無緣無故失眠。
5、經常會有手足發麻的情況發生。
6、月經顏色比正常情況偏淡并且量少。
結果:
如果你有三條以上回答“是”,就說明你貧血了,趕緊補補血吧!
中醫怎么調理應對貧血
一、血海穴
俗話說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之處,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之功能。還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癥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體內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陰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經伴有嘔吐,按摩此穴同時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緩解癥狀。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點拍打(每次10秒,連續3-5次)或按摩(輕柔每側3分鐘)血海穴,晚上21-23點再艾灸此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及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肥胖、關節痛等癥有效。
二、天樞穴
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適中)左右兩邊此養生穴位,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三、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三陰交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點,按揉左右小腿內側的此養生穴位各20分鐘,可排體內濕氣、濁氣、毒素,對濕疹、蕁麻疹、皮炎等有療效。
常按三陰交穴,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特別對血壓偏低的人補血效果顯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之穴),補益氣血,培補元氣,滋養腦髓。是保證肝血充足的首選。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胃酸過多、空腹燒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選陽陵泉穴有良效。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在青少年時期,僅機體生長發育這一項,便需要增加近一成的鐵質。因此,他們更容易出現缺鐵現象。以往人們認為偏食和女性月經可引起青少年缺鐵,但……詳細>>
貧血容易發生在兒童和女性身上,挑食、偏食、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貧血的發生,有些女性為了減肥而刻意節食也是導致貧血的原因之一,貧血會讓我……詳細>>
現在很多女性都患有貧血的癥狀,容易臉色蒼白無光澤,體重增加精神萎靡等等,有的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可見,改善貧血癥狀勢在必行呢。接下來,小……詳細>>
再障性貧血患者因為骨髓造血功能受損,患者多為兒童、青壯年及60歲以上的老人。亞洲再障性貧血患者比率要高于歐美,了解再障性貧血的癥狀,有利……詳細>>
現在很多女性都患有貧血的癥狀,容易臉色蒼白無光澤,體重增加精神萎靡等等,有的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可見,改善貧血癥狀勢在必行呢。接下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