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捏脊療法是推拿療法的一種,主要用于兒科,古時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等脾胃疾病,故又稱“捏積”。捏脊治病,是根據病情采用不同手法,刺激身體某些經脈和腧穴,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該法十分符合兒童特點,不會給患兒帶來什么痛苦,能防病治病,因而深受群眾的歡迎。
捏脊的部位
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兩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經絡中的督脈所在,脊柱的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經絡穴位有風府、大椎、腰俞、至陽、命門、腰陽關、八、背俞穴等。通過捏脊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起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及調整臟腑的治療作用。
常用手法
捏脊療法常用手法為捏、拿、推、捻、提、放、按、揉八種,臨床上,這八種手法綜合運用,完成整個捏脊操作過程。
1,捏法:用雙手拇、食二指將皮膚提捏起來,所提皮膚的多少要適當,提捏過多不易推進,提捏過少易于滑脫。
2,拿法:是捏法的進一步動作,拇指用力下壓,食指用力上抵,拿法同捏法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
3,推法:以食指為主,將提捏起來的皮膚向前推動。具體作法是,將食指二、三節緊貼皮膚,與拇指協調,均勻地向前推進,邊捏拿邊推進,推進速度應適當,過快則容易滑脫,過慢則不易推進。
4,捻法:拇、食指相對用力,食指向前上用力,拇指向后下拿捏,使皮膚從內前向外后捻動,尤如捻線一般,使捏脊動作向前進。
5,提法,用拇、食指緊捏皮膚向外拉提的動作。具體操作時,每捏3至5下提拉一次,提拉時往往就在“俞穴”部位。
6,放法:在捏、拿、提、捻動作中,都有松放的動作。一放一捏,一放一進,使捏脊手法呈波浪形推進。
7,按法:用拇指羅紋面對準穴位,適當地按壓。
8,揉法:拇指頂峰按壓俞穴之后,轉用拇指腹在俞穴皮膚上輕揉。“揉”、“按”結合持續8至10秒鐘,然后起手。
操作方法
嬰兒俯臥母親大腿前側,頭部稍高于骶尾部,母親以左手托住嬰兒右腋部,右手托住臀部,使嬰兒下肢自然下垂,背部、腰部、骶尾部充分暴露。天氣寒冷時,要注意室內保暖。
醫者站立或坐位于患者左側或右側,用雙手掌上下推、擦,以皮膚溫熱、肌肉放松為度。然后,用手呈半握拳狀,兩手食指中節背緊抵脊旁。用雙手拇指、食指從患者尾骶部(長強穴,位于尾骨端下)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兩手交替進行,隨推隨捏,隨捏隨進,一直捏到大椎(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為止。從腰骶部開始,向上每1椎體,就用雙手的腕力提捏1次。
常見病癥的治療
1、厭食、積滯
癥狀:厭食以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為特征;積滯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為特點。
操作:從“長強”開始,拇指及食指將皮膚提起,食指向前推動,拇指向下形成捏拿、推捻動作,一捏一放,兩手交替,沿著脊柱中線徐徐向前推進,一直捏到“大椎”為止。再從“大椎”開始,仍沿脊柱中線向下推進,每捏3至5手,兩手同時齊捏向外提拉1次,用力適度,然后重提脾俞、胃俞、大腸俞1次,捏至“長強”,連續2遍。
2、疳積(營養不良)
癥狀:形體消瘦,面黃發枯,腹凹如舟或肚腹膨大,精神萎靡或煩躁,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大便時干時溏。
操作:常規捏脊3~5次,重提脾俞、胃俞,大椎。亦可加摩腹、按揉足三里。癥見肝疳(合并夜盲、眼角膜軟化)者,捏至風府穴,重提脾俞、肝俞、風腑;肺疳(合并反復呼吸道感染、咳嗽)者,重提肺俞、脾俞、大椎。
3、嘔吐
嘔吐多伴有腹痛,甚者可嘔吐黃膽汁。傷食吐者,吐出物多呈酸臭,腹部脹滿,大便臭穢。熱吐者,食入則吐,口渴喜飲,舌紅苔黃。寒吐者,食久方吐,不酸不臭,舌淡苔白。
操作:常規捏脊3遍,從“長強”捏至“大椎”止。傷食吐者,重提脾俞、胃俞;熱吐者,指力稍重,重提按揉心俞、脾俞、大椎;寒吐者,重提脾俞、胃俞、大椎,并加按揉2~3分鐘。
4、腹瀉
腹瀉常伴有腹痛或嘔吐。濕熱瀉者,瀉下暴急,色深而臭,腹痛明顯,可有發熱,舌紅苔黃膩。傷食者,脘腹脹滿,肚腹作痛,痛則欲瀉,瀉后痛減,糞便酸臭,舌苔厚膩。脾虛瀉者,大便稀溏,食后作瀉,色淡不臭,時輕時重,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操作:濕熱瀉者,從“大椎”開始捏至“長強”止,來回3遍,重提大腸俞、胃俞、大椎,脾俞、腎俞。然后,按揉以上五個穴位,約2~3分鐘;傷食瀉者,從“長強”開始捏至“大椎”止,重復3遍,重提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脾虛瀉者,從“長強”開始向上推至命門,捏到“大椎”止,往返3遍,重提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指揉龜尾、命門、腎俞約1~2分鐘。
5、便秘
便秘可伴有腹痛。實熱便秘者,腹脹腹痛,煩躁不安,口干口臭,舌紅苔黃。虛性便秘者,面色少華,汗出氣短,雖有便意,努掙難下,舌淡苔薄。
操作:實熱便秘者,從“命門”向下推到“長強”止,再從“大椎”捏到“長強”,指力宜重,重提胃俞、大腸俞、大椎, 反復三遍;虛性便秘者,從“長強”捏到“大椎”止,指力輕柔,按揉脾俞、大腸俞、胃俞,長強、命門穴,反復3次。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自古以來中醫對于脾胃的調養和治療都比較看重,很多有名的中醫師,都認為治療脾胃病非常重要,脾胃能夠影響到整體的功能。脾胃病分為很多種,如果……詳細>>
脾胃具有運化功能,把精微物質運輸到全身各個部位,儒養著身體每一處。然而,一日三餐不規律、過度貪涼、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情緒等均會傷害脾胃,……詳細>>
脾胃是后天之根本,所吃的食物經脾胃消化和吸收,轉化為精微物質運輸到全身各個部位。一旦脾胃虛弱,就會影響運化功能,無法生化精微物質,從而導……詳細>>
小兒捏脊是通過對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上的相關穴位刺激,來激活體內臟器活力,能調節臟腑功能,維持陰陽平衡,幫助增強體質。那小兒捏脊能治療哪些……詳細>>
小兒捏脊方法非常簡單而且易學,新媽媽們在家里就可以給寶寶操作。小兒捏脊如何操作,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跟著中醫來學習下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