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立冬即將來臨,不少人都喊著腳冷。除了增加更多的衣物,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驅寒保暖呢?中醫可是有很多又簡單又食用的驅寒保暖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養足陽氣避免怕冷
中醫提到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是人體溫暖的來源,陽氣不足時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充足睡眠可以補充陽氣的不足。充足睡眠及休息,身體才有足夠的體力去抵抗外來寒冷及壓力。尤其冬天宜早睡晚起,晚上10點睡,太陽出來之后再起床,一來可以避開清晨的嚴寒,也可以減少慢性病患者因溫差過大而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的危險。盡量不要熬夜。
再者,要緩解壓力。壓力損耗人的體質,也降低人的御寒能力。現代人睡眠時間不足,運動量少,工作時間不規律,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血管持續收縮,血液循環變得愈來愈差。因此養生學專家建議,最好有意識地放松自己,緩解壓力,比方說與朋友聚聚、聽音樂、學會放輕松。
冬季御寒最應該吃四類食物
1、產熱食物
低溫會對人體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因此,冬季應當增加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三類產熱營養素的攝入,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尤其是魚類、奶類等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入,炒菜時可適當多放一點植物油,但是要小心無意中攝入隱形的動物脂肪。
2、含碘食物
人體甲狀腺可分泌一種叫甲狀腺素的激素,具有產熱效應。甲狀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組成,酪氨酸可由體內合成,碘卻必須依靠“外援”。因此,冬季應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3、含鈣食物
醫學研究證明,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尤其是缺鈣,會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點牛奶、豆制品、蝦皮等富含鈣質的食物。此外,胡蘿卜、地瓜、蓮藕、大蔥、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礦物質,經常食用也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
4、含蛋氨酸食物
低溫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加,脂肪代謝加快。肌酸的合成及脂肪的代謝都需要甲基,這些甲基可由蛋氨酸來提供。蛋氨酸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之一,而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包括芝麻、葵花子、葉類蔬菜等。對于老年人來說,不妨多吃點豬血。豬血中氨基酸比例與人體非常接近,易吸收,適合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食用。
推薦幾款食譜
雪梨燉冰糖
作用:清心潤肺、清熱生津。適合于燥咳痰稠或小兒口干渴、面赤唇紅者飲用。秋天氣候干燥,兒童可作日常飲品。
用料:雪梨2個,冰糖適量。
做法:雪梨去心切片,與冰糖同放入瓦盅內,加少量開水,燉30分鐘便可食用。
蘋果蜜棗瘦肉湯
作用: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潤筋脈。適用于秋季天氣干燥、干咳無痰、皮膚干燥。一般小兒秋天常食用,可潤燥生津。
用料:蘋果1—2個,瘦肉100克,蜜棗4枚。
做法:蘋果去皮、心,切片,與瘦肉、蜜棗同放入鍋里,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便可食用。
蛋黃豆腐
用料: 北豆腐,蒜苗,海米,紅咸鴨蛋黃,食用油,鹽,糖,料酒,雞精,香油,蔥,姜 雞湯。
做法:將豆腐切成塊,用開水焯一下控干水分放入鹽、雞精入味;將海米用清水泡發洗凈切成末,蒜苗、蔥、姜洗凈切成末,咸鴨蛋黃碾碎;坐鍋點火倒油,油熱放入蔥姜末煸炒,倒入豆腐、蒜苗、海米翻炒加入雞湯、料酒、糖、鹽、雞精、香油,收汁出鍋時撒入蛋黃末即可。
清蒸排骨
用料:豬排骨1.5公斤,熟火腿50克,水發玉蘭片(茭白、冬筍均可)60克,精鹽25克,料酒10克,味精10克,蔥絲40克,姜絲20克,高湯(或水)2公斤。
做法:將排骨剁成4厘米長的段,用開水燙一下洗凈;火腿、玉蘭片均切成小片待用。將排骨分別放入10個小碗內,再分別放上火腿片、玉蘭片、蔥絲、姜絲、味精、料酒、精鹽、高湯,上籠用旺火蒸1小時即成。
紅蘿卜玉竹馬蹄魚頭湯
作用:清熱潤燥、滋養皮膚。是秋季氣候干燥,調養身體的佳品。
用料:紅蘿卜250克,玉竹25克,馬蹄150克,大魚頭一個(約300克)
做法:紅蘿卜去皮切塊,馬蹄去皮拍裂,大魚頭原個去鰓洗凈,用少許油在鐵鑊內煎至兩面金黃色,加入少量開水,然后與上料同放入鍋內,再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鹽調味,便可飲用。
(責任編輯:鄭永儀 )
每年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所謂寒衣節,在過去是一個祭祀的節日,在這一天,因為冬天正式來臨,所以人們會給逝者焚燒一些冬衣以御寒;發展到今天,人……詳細>>
自古以來入冬后就是養生的最佳時期,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中醫師介紹,此時除了可采用傳統中藥和食療調整身體,還可……詳細>>
現在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必須做好保暖工作才能抵御寒冷的天氣,防止寒氣入侵身體,降低患上疾病的幾率,可以從4個方面來入手。詳細>>
生活中,總是會有些人,特別的怕冷,即使做好保暖工作,也是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現象,這類人群,可以說是寒性體質,但是歸其原因。還是因為身體條件……詳細>>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天冷進補是不是非得昂貴的補品不可呢?并非要如此。要知道,每種食物都有它的特性,就像是白色的食物如銀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