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從中醫角度來說,冬季是最佳的進補時機。那么,冬季如何進補呢?進補首選中草藥,那么你知道適合冬季進補的中草藥嗎?
冬季進補的最佳人群
慢性病人:原來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節,可以結合病癥,一邊施補,一邊治病,這樣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作用更大。從目前臨床應用膏方的情況來看,不但內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婦科、兒科、外科、傷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藥,氣血陰陽津液虛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過服用膏方來達到除病強身的目的。
亞健康者:現代社會中青年工作生活壓力和勞動強度很大(主要為精神緊張,腦力透支),同時眾多的應酬、無度的煙酒嗜好、長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體的各項正常生理機能大幅度變化,抗病能力下降,從而使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這就非常需要適時進行全面整體的調理,膏方療法就是最佳的選擇。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人體的各種機能,都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趨向衰退,而冬令進補,則能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女性:對于女性來說,脾胃主全身元氣,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飲食中的營養,充分滋養全身臟器及皮膚腠理,當脾胃正常運轉時,全身的營養不斷得到補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隨之增強,臉部就會紅潤,皮膚就會充滿光澤和彈性。補充一點: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說的是肝臟在女性健康中的重要性,而女子因為生理原因,多處在血虛肝旺的狀態,所謂的野蠻女友也與這個有關。因此,服用膏方,對于補充其氣血也有一定的幫助,可調整女性的情緒。
冬季進補的注意事項
首先,進補需辨識體質。“進補提倡‘食’之有道,不同的體質,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進補各不相同,切忌虛實不分,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進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的病人不宜過用補藥,而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所以對癥進補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比如,偏寒者往往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等,偏熱者則往往手足心熱、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等,若不辨寒熱妄自進補,很容易導致“火上澆油”。
其次,要避免進補單一。部分人喜歡按照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這會對體內的營養平衡造成影響,不利于健康。如牛羊、狗肉、辛辣食物、酒等,都是偏溫熱的,會造成體內毒火旺盛,出現口干、嗓子疼等癥狀,不要過多食用。
再者,要切忌無病亂補。無病亂補,既增加了開支,又害了自身。長期服用沒有必要的“補品”,無疑是增加了身體的負擔,“冬季進補可以恢復體力、提高人體抗病能力,但補過頭了也不是好事,甚至會適得其反。”很多人天一轉涼就開始吃牛肉、羊肉、藥燉排骨、十全大補湯等滋補品,吃這些不但不能達到恢復體力的目的,反而會使那些燥熱體質的人出現口干、舌燥、便秘等癥狀。
最好是以食來代藥。正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其實,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不一定要藥補。如多吃蘿卜具有健胃消食、順氣寬胸的功效。多吃山藥可以起到補脾胃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適當吃吃胡桃、芝麻、花生、紅棗、扁豆等。
推薦九種冬季進補的中草藥
1、黃芪
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二經,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瘡生肌、利水退腫的功效。益氣固表是黃芪主要的功效,所謂益衛固表,是指黃芪具有增強人體的防御功能,提高預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所以,體質虛弱易患感冒的人,經常用黃芪煎水代茶飲,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黃芪含有黃酮類、皂苷類、膽堿類、糖類及多種微量元素。黃芪提取物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延長細胞壽命,抗氧化。它對正常心臟能增強收縮功能,對衰竭的心臟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并能擴張心臟冠狀動脈,保護心臟器官。黃芪能夠增強學習記憶能力,并對腦組織有保護作用。黃芪還具有保肝、造血、抗腫瘤和減輕放化療反應等作用。
2、枸杞
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枸杞適合血氣兩虧、高血壓、體質虛弱、視力下降、貧血、慢性肝炎,中毒性或代謝肝病及膽道系統引起的肝功能障礙等的人士服用。特別適應于腎虛腰痛、工作繁忙的男性食用。
3、黃精
黃精是老年人較理想的補養之品。因為老年人(特別是秋冬季)不僅陽氣較弱,而且陰氣多有不足。黃精其性平和,作用緩慢,可作久服滋補之品,既有補脾氣,兼補脾陰,又有潤肺生津,益腎補精的作用。
4、甘草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5、當歸
女性冬季怎么進補呢?當歸最適合。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尤其適合女性使用。祖國醫學認為,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藥。因而,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凡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面色萎黃,衰弱貧血,子宮出血,產后瘀血,例經(月經來潮時,出現口鼻流血)等婦女的常見病,都可以用當歸治療。
6、三七
有益氣養血、治療崩漏、產后虛弱、自汗、盜汗、有滋陽強壯作用。也治療老年人的頭風痛、腰肌酸軟無力等癥。
7、山楂
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于肉食積滯,瀉痢不爽。
8、天麻
天麻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于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癥,不論虛實,均為要藥。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9、石斛
養陰生津、增強體質、補益脾胃、護肝利膽、清虛熱、強筋壯骨、抑制腫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壽。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多吃一些紅色的蔬菜和水果,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里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能夠抗衰老。另外紅色食物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里……詳細>>
冬至過后,人們飲食上開始進入冬補的“模式”。俗話說“秋冬進補,來年打虎”“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醫歷來強調“陰陽平衡”、“天人相應……詳細>>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由于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要求較高,而且人體此時的新陳代謝減慢,腸胃吸收功能好,攝入……詳細>>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是適宜進補季節。兩千多年來,杜仲一直被醫家奉為溫補強壯的佳品。我國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記載杜仲:“……詳細>>
冬季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身體上某些小部位,比如手、腳、耳朵、小腿等感覺特別寒冷,而這時身體的其他部位卻并不是冷得受不了,醫學上把這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