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在我國淵源流傳,至今仍然有很多人習慣通過中醫來治療疾病。那么,在看中醫前就要先做好準備才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看中醫前需做好的準備都有哪些,讓你更正確的看中醫,別錯過了。
6種疾病最適合看中醫
1、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于免疫功能紊亂。由于免疫系統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藥后容易反復。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于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2、風濕免疫系統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等。西醫治療這些風濕免疫系統的疾病,可能主要依靠激素的方法,不過激素有很大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而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很多中藥本身就有“類激素”的作用,而且從病人的基本體質出發進行調理,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
3、婦科疾病
月婦女的痛經、月經失調、功能性出血、不孕、更年期綜合征、妊娠期和產后疾患,如嚴重的妊娠反應、產后無乳、回乳等宜看中醫。因中藥醫治婦科病用藥謹慎,可以避免不良的用藥副作用給孕產婦、嬰兒帶來的健康危害。而西醫治療婦科疾病常用激素治療,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則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采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4、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復雜。西醫一般使用的方法是:抑制胃酸,促進動力,保護粘膜,維持胃腸道生態等,時間一長,效果并不明顯,但中醫講究辨證治療,一人一方。避免了西藥的副作用,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5、呼吸系統疾病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感冒了不用治,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之所以很多醫生這么說,是因為西醫對治療感冒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手段。如果是細菌造成的,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藥辨證治療,可能一兩天就會痊愈。另外,咳嗽、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也適合中醫治療,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6、皮膚病
對于急性過敏來說,西藥效果很明顯,但如果是慢性過敏,比如慢性蕁麻疹,患病長達6個月以上的,西藥基本沒有什么好效果。相反,中藥效果比較好,對于濕疹、神經性皮炎、脫發、銀屑病、白癜風等都有祛風、涼血、止癢的效果。
中醫診斷的原則
整體審察。整體審察是中醫學的基本概念之一。診斷疾病時的整體觀念,是指要考慮整個人體(內)與自然環境(外),或稱“審察內外”。因此,整體觀念包括兩個內容。
診法合參。望、聞、問、切四診各具有獨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必須四診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證論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資料。
病證結合。診斷要明確所患疾病及所屬證候,把辨病與辨證結合起來。通過辨別病證,認識疾病的本質, 即所謂“辨證求因”。
這些細節需注意
上午空腹看病(但要預防低血糖),以免舌苔被飲食影響。有些食物和飲料本身有顏色,進食后可能導致舌苔顏色的改變而影響醫生對疾病的判斷;進食后也會使脈搏加快,影響對脈診的判斷分析。此外空腹還便于患者做糖尿病的相關實驗室檢查,但一定要自備一些糖果、餅干等食品,以防發生低血糖時應急之用。
看病前不化妝,尤其不要抹粉、涂唇。化妝后,其面、唇的真實顏色會有所變化,不利于望診和對疾病的判斷。可簡單洗洗臉,但要注意刷牙時不能用牙刷刷洗舌苔。有些疾病舌苔往往比較厚粘,感覺很不舒服,但恰好是對疾病的重要判斷依據。
到了醫院先休息一會兒。先稍事休息以后進入診室看病,并保持一種比較平和的心態。因為運動、生氣后會引起脈搏、面部色澤、乃至語調的變化,不利于對疾病的正確判斷。
看病前把疾病的化驗結果、診治記錄、病歷等準備好。將自己病情及不舒服的感覺(如口干、口苦、疼痛、頭暈。麻木、水腫、飲食、睡眠、大小便、月經、白帶、性生活等)回憶一下,記不住可以用筆寫下來如實提供給醫生,因為往往有的患者在看完病后才想起還有某些癥狀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未說。有時某些難以啟齒的情況也應該準確地提供給醫生,這些對于醫生綜合了解病情,調整用藥都非常重要。
伸舌頭不要緊張用力。因為伸舌頭緊張用力,舌尖肌肉收縮,淡舌會變紅,紅舌會變更紅。舌伸得過久,舌下靜脈受壓,舌質可以變青紫,也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診。
(責任編輯:鄭永儀 )
中醫會通過患者的癥狀辯證的治療疾病,常見的有刮痧、拔罐以及按摩的,在治療某些疾病中,中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效果顯著。詳細>>
中醫在我國淵源流傳,至今仍然有很多人習慣通過中醫來治療疾病。那么,在看中醫前就要先做好準備才行。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看中醫前需做……詳細>>
中醫屬于我們傳統醫學的瑰寶,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來診斷疾病,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疾病,看中醫的效果會更好,但是千萬不能盲目追求某一種療法,不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