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拉筋術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這是一種中醫中的一種,不過,對于治療疾病和養生卻是非常不錯的一種自然療法。那么拉筋術有哪些招式呢?我們在做拉筋術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什么是筋縮?
在醫學古籍中,古人將筋癥分為筋斷、筋走、筋弛、筋強、筋攣、筋萎、筋脹、筋翻及筋縮等,筋縮是其中之一,但其涵義和解釋并不清楚,對于這些病癥的臨床記載并不多,中外醫學書籍亦難找到詳細的論述。筋是中醫的舊稱,西醫統稱為肌腱、韌帶、腱膜等;縮,有收縮和痙攣的意思。簡單來說,筋縮就是筋的縮短,因而令活動受限。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條大筋,從頸部開始引向背部,經腰、大腿、小腿、腳跟至腳心。解剖學里沒有提及這條大筋,它就像經絡穴位,并無有形的位置,但當你接受治療時,就體會到這條筋的存在。
筋縮的癥狀
現代人的流行病,是二十幾年前不可想象的:老年人的頸椎痛、腰腿痛、高血壓居然在年輕人中流行,而且疼痛的部位更多。老人的痛癥是年輕時積累諸病的顯現與人體功能自然退化的綜合結果;年輕人的痛癥則多是高科技的副產品,電腦、電視、游戲機和汽車的出現導致人體以同一姿勢長時間不動而氣血瘀堵;其次是因為空調,在夏季人們穿衣最少的時候它像個無形殺手,將寒濕不斷灌入人體,堵塞氣血的運行,形成痛癥。對治痛癥的辦法,除了常規的針灸、推拿之外,最有效的新手法當首推朱大夫發明的拉筋法和正骨法。其中拉筋法可以由病人自己在家里或辦公室操作。很多人的痛癥經過1-2次治療以后,勿需再花錢和時間反復治療,就在家里遵醫囑拉筋即可康復。
中醫教你三招拉筋術
上述我們了解了筋縮的一些癥狀,拉筋就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了。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或晚上睡覺之前做一下拉筋運動,可以很好地緩解上述的一些疼痛。中醫有三招簡單易學的拉筋術,大家一起看看吧!
蹲坑拉筋
這是最古老的自然拉筋法,其拉筋的部位之多甚至超過了臥位拉筋法。此法操作簡單,就是在地上蹲5~40分鐘,動作如同蹲坑拉屎一樣,故稱“蹲坑拉筋法”。名雖粗俗,但便于記憶、想像和回味。可以隨時隨地開練。兩腳分開蹲下容易,適合初學者;可慢慢增加難度,將雙腳并攏,下蹲到底,雙手抱腿、埋頭,效果會更好,這便是道家所稱的“嬰兒抱”,人在娘胎里就這樣。如果脫鞋下蹲難度更大,療效也會更好。
雙腳并攏,緩慢彎腰下蹲,屁股緊貼著腳后跟,雙手環抱膝蓋,背部自然放松,頭輕輕下垂,如同嬰兒在母親肚子里的天然狀態。
此法功效拉筋的范圍廣、部位多。幾乎將臥位拉筋拉不到或拉不徹底的筋都可拉開,比如腳跟、腳踝、小腿肚、膝蓋、胯部、骶髂、尾椎、腰部、胸部、肩部、頸部的筋縮,此法與臥位拉筋是極好的互補方法,可打通全身主要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和大小腸蠕動,是典型的“地毯式轟炸”療法。
對絕大部分已知疾病都有幫助。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婦科病、男科病、便秘、痔瘡、腸胃炎、各種腰腿痛、各種關節炎等等。對亞健康者是很好的養生、保健和康復方法。
掌托天門
第一個方法是《易筋經》第三勢的“掌托天門”:兩腳開立,足尖著地,足跟提起;雙手上舉高過頭頂,掌心向上,兩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頭,目觀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調勻。
吸氣時,兩手用暗勁盡力上托,兩腿同時用力下蹬;呼氣時,全身放松,兩掌向前下翻。收勢時,兩掌變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將兩拳緩緩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腳跟著地。反復8~20 次。
扶門框拉筋
利用自家的門框,雙手上舉,扶住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雙臂;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后,腿盡量伸直;身體正好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以此姿勢站立3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是3分鐘。
(責任編輯:鄭永儀 )
中醫有講到:拉筋長一寸,壽命長十年。誠然,拉筋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預防一些疾病。但是,拉筋要有正確的方法,不正確的姿勢會誤傷自己。中醫里……詳細>>
筋縮是什么?蹲下時感覺不太順利,走路的時候,腳跟部位的筋還有牽引痛感,老感覺自己的筋缺乏彈性,或許就是中醫說的“筋縮”。詳細>>
你彎腰時感到腰酸嗎?筋骨好了,身體免疫力自然好。很多人在走路和蹲下時覺得不太自在,可能是有筋出了問題,中醫教你如何拉筋,保持我們的身體健……詳細>>
中國民間有俗語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拉筋對我們來說,不僅使身體變得更柔軟,更能使身體舒展,健康且養生。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如……詳細>>
我們常聽俗語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說拉筋活動,并且享受于拉筋完帶來的舒適感。但是如何正確拉筋,你找到正確的方法了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