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們都知道喝湯的好處很多,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喝湯的時候卻并沒有關注一些細節,那么對于喝湯的細節有哪些需要我們注意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喝湯的細節有哪些吧?
喝湯時需要注意這四個細節
1、太燙會損傷食道
湯一般是趁熱喝的好,尤其是魚湯,放涼了還會有腥味。但理論上來說,喝湯不能太燙。研究表明,常吃燙食的人,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等上消化道癌癥的風險將會增高。因為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柔嫩,承受不了過高的溫度。如果長期食用燙食,黏膜一直處在損傷階段,就會誘發黏膜的癌前病變。一般喝湯的溫度不要超過60°C。
2、久熬嘌呤高
廣東人愛喝老火湯,特別是煮骨頭湯,熬上2-3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實上,熬太久對口味的提升十分有限,但嘌呤含量卻會增加,并因此增加痛風風險。熬湯最長時間不要超過1.5小時,如果怕湯料味道出不來可以采用高壓鍋、砂鍋等的器皿內熬制,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熬出口感相對較好的湯水。
3、太咸升血壓
熬湯時切忌放入太多的鹽,不僅會影響口味,一旦人的鹽的攝入量超標,很可能因此導致了血壓的上升,使腦卒中、心臟病及腎病風險增加。
4、樹脂碗也怕高溫
雖然號稱耐高溫,但當溫度超過70℃時,樹脂碗就會有部分三聚氰胺溶于食物中,雖然溶出的三聚氰胺并未超標,但長期用這種碗喝湯,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潛在影響。建議多用陶瓷餐具盛湯,煲湯時也盡量用砂鍋等器皿。
如何喝湯才健康
1、喝湯不要把湯渣丟掉
無論什么肉類,加溫后蛋白質就會凝固,即使燉的再爛,湯再稠,湯中也只是一些小分子的有機物,這些物質是湯中鮮味的來源,另外,肉類中的脂肪燉久了就乳化,使的湯會呈乳白色,骨頭、皮、肉里的膠原蛋白也可溶入湯里,讓湯變黏,但這些都不完全是精化,那些肉渣,也就是瘦肉才是主要蛋白質之年在,久病體弱的老年人缺少的就是這種動物蛋白質,因此正確的吃法應當是既要喝湯也要吃肉,如果牙齒不好的話,嚼不動就應該在燉湯之前把肉切碎剁碎這樣比較好。
2、獨味湯不可取
每種食物含的營養元素都是不同的,即使是鮮味很好的濃湯也會缺少多種維生素,因此,提倡用幾種動物與植物食品一起混合熬湯,不僅可讓湯的味道更鮮美,也會讓湯的營養更全面。
3、不宜喝太燙的湯
喝太燙的湯有百害而無一利,喝溫度50度以下的湯最適宜了,有的人喜歡喝滾燙的湯,其實人的口腔食管最高只能忍受60度左右的湯,超過這個溫度就會給食管造成損傷,雖然燙傷后人體有修復的功能,但是反復如此的話會出現疾病,專家發現,喜歡喝燙湯失食道癌高發。
4、喝湯的速度不要太快
專家指出如果延長吃飯的時間,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并提前產生已經吃飽的感覺,喝湯也是如此,放慢速度喝湯也會給食物消化的充足時間,感到飽了的時候,就是吃的正
推薦世界三大名湯
1、冷熱兩吃的俄羅斯羅宋湯
做羅宋湯必不可少的是牛肉、番茄、甜菜、鹽、糖、胡椒粉和檸檬汁。復雜的做法還會加入卷心菜、番茄、馬鈴薯、芹菜和洋蔥。成湯以后冷熱兩吃,冷吃更甜,熱吃更酸,風味各不相同。
2、開胃的泰國冬陰功湯
“冬陰”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蝦的意思,冬陰功湯是由檸檬、辣椒、咖喱、香茅熬制,再配上蝦、蘑菇等食材,口味極鮮。它具有開胃祛濕,軟化血管的功效。
3、美容養顏的法國奶油蘑菇湯
奶油蘑菇湯濃郁鮮美,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這全依賴黃油和牛奶。在制作時要不停攪拌,直至黏稠。中醫認為,牛奶有潤皮膚、養心肺、解熱毒的作用。蘑菇能提高免疫力抗衰老。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冬季是喝湯養生的好時機,湯是進補不能少的食物,并且根據不同的食材,湯品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冬天經常喝湯還能預防一些常見疾病,來看看吧。詳細>>
秋天天氣比較干燥,部分人群會通過煲湯的方式來滋陰潤燥,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但也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適合于喝湯,盲目喝湯的話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詳細>>
喝湯有助于滋補身體,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在喝湯的時候,卻忘記了一些注意事項。只有將這些誤區避免開,才會讓我們喝湯喝得更養生更健康。1、雞湯……詳細>>
男人在這個社會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這些角色之外,還得在外打拼事業,養家糊口,身上的擔子非常重,所以男人需要補,藥補不如食補,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