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們都知道飯后是養生的一個好時段,那么怎么進行飯后養生呢?有些人喜歡在飯后吃點水果,有些人喜歡在飯后散步,其實這樣做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那么飯后要怎么養生呢?
飯后不急做6件事
不急于吃水果:飯后一只水果被奉為金科玉津,但醫學家卻提出了異議。但食物進入胃里需長達1至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被慢慢排入小腸。餐后即食水果,食物會被阻滯在胃中,長期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不急于飲茶:茶中大量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物質,無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鐵質白白丟失。如將飲茶安排在餐后一小時就無此弊端了。
不急于上床:俗話說“飯后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飯后立即上床容易發胖。醫學家告誡人們,飯后至少要休息20分鐘,再上床睡覺。哪怕是午睡時間也應如此。
不急于散步:飯后“百步走”,會因運動量增加,而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特別是老年人,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及血壓反射調節功能障礙,餐后多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不急于開車:事實證明,司機飯后立即開車,容易發生車禍。這是因為人在吃飯以后胃腸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腦器管暫時性缺血,從而導致操作失誤。
不急于松褲帶:飯后松褲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這樣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會減弱,而消化器管的活動度和韌帶的負荷量就要增加,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上腹不適等消化系統疾病。
中醫教你飯后養生
飯后聽音樂
《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吃飯時聽柔和清新的音樂,能促進食欲并有助于消化,而飯后欣賞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使元氣歸宗,樂而忘憂。
飯后先漱口
古代中醫大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北3挚谇粷駶櫠群颓鍧?,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齒疾病,并幫助消化。
飯后再揉腹
唐代中醫學家孫思邈曾提出,“每食訖,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食畢當行步躊躇。”并要求“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令人能飲食,無百病”。若“飽食則臥”,就會“生百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飯后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中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闭f的是飯后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不可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散步的時間應是飯后20分鐘,絕不是剛吃完飯就出去散步。但體質較差和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飯后不宜散步,而要在飯后平臥10分鐘。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也不適合。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古人有一句金句是“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這里面就有提到人有精氣神。但是什么是精氣神呢?中醫是如何解釋的呢?詳細>>
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比較快,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這樣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中醫認為選擇不同的時刻來進行養生,養生效果會直接翻倍,不妨……詳細>>
中醫不僅僅具有很好的保健養生作用還可以針對各種疑難雜癥進行治療,大部分慢性疾病都可以通過中醫的方式,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這就讓很多人愿意……詳細>>
夏季高溫且雨水增多,容易讓暑濕邪入侵體內,導致濕性體質,減弱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消耗體內陽氣,從而多種疾病接踵而來,因此夏季需做好養生工……詳細>>
中醫養生注重的是人體陰陽的平衡,如果人體陰陽平衡被打破,可能會令身體有一些疾病的發生。所以,我們應該要記住,順應中醫的理論,從根本上進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