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國中醫是門博大的傳統醫學,對于治療某些疾病,其獨到之處更勝西醫,特別是胃病的調養。那么,中醫是如何養胃的呢?
臉上4癥狀可反應腸胃健康狀況
鼻翼發紅:如果一個人鼻翼發紅,常說明脾胃有熱。脾胃有熱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鐘,每天2~3次,同時配合按摩胃經的內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縫之間)效果更佳。
肌肉松弛:如果一個人肌肉松弛、沒有彈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虛弱所致。脾胃虛弱者可經常運動腳趾和按摩小腿。
嘴唇無光澤:如果一個人脾氣健運,則口唇紅潤有光澤、肌膚彈性良好;反之脾氣虧虛,則口唇淡白無光澤,甚至萎黃,而且常脫皮。脾氣虧虛者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時,因為此時脾氣最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能力最強。
黑眼圈:胃經是氣血充沛的一條經絡,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經的起始點,比較容易沉淀濁物,所以熬夜的人常會有黑眼圈,這正是血氣渾濁的體現。盡可能緩解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少看刺激的電影、電視;調節飲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養胃
中醫認為,一些心理和環境因素也會引起胃部不適。而內養功鍛煉對于慢性胃病以及心理性的胃部不適有一定的療效。內養功其實就是通過調理氣息和意守等方式來達到調整呼吸的作用,使呼吸漸漸的達到緩、細、深、長的效果,并且還能夠使我們的大腦皮層發揮出其對機體內部各個器官的調節作用,以至于加強腸胃的消化功能。腹式呼吸是內養功的主要內容,在于使腹部隨著一呼一吸的動作,逐漸形成明顯的弛緩運動,做到意守丹田。練功中以自然舒適為度,常用坐、臥式,思想集中,意識到丹田,排除雜念。每天練l~2次,每次30分鐘左右,以后逐步延長時間。
再者,養胃還要注意適當運動。運動養胃雖然不是最主要的養胃方法,但是卻是最有效果的輔助療法,患有胃病的朋友可一通過參加一些體育運動來緩解,包括: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氣功以及太極拳等等。胃病患者在剛開始鍛煉時,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比如,采用速度緩慢、全身放松的步行,時間為每次20~30分鐘,運動脈搏控制在110次/分鐘左右。可以選擇在風景優美的環境步行2公里左右,有助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全身及胃腸功能,對消除腹脹、促進潰瘍愈合有一定作用。隨著病情好轉,可適當加大運動量。運動時,脈搏可以達到130~140次/分鐘左右。每天最好堅持運動20~40分鐘。
最后,胃病的運動療法要注意全身運動與局部運動相結合,如配合一些適當的推拿按摩,調整胃腸神經功能,改善消化功能。
摩腹法:患者平躺在床上或者地板上,然后稍微彎曲膝蓋。再將雙手掌相互疊在一起,放置在腹部,并且以肚臍為中心,在腹部的中、下部位沿著順時針的方向輕柔的按摩大約5分鐘的時間,直到腹部能夠感覺傳來溫熱的感覺為佳。力度一定要先輕后重,可以適量擴大范圍,按摩整個腹部約2分鐘即可。
擦腰骶法:患者取坐位,腰部前屈。兩手五指并攏,掌面緊貼腰眼,用力擦向骶部,如此連續反復進行約1分鐘,使皮膚微熱為宜。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現在人們工作壓力比較大,總是忽略飲食問題,為了能節約時間匆匆忙忙的吃飯,反而會給腸胃帶來嚴重的傷害,當腸胃出現問題時會有明顯得信號,只要……詳細>>
夏季天氣熱,食物容易變質,如果進食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胃腸道的保養。接下來,小編就介紹夏季腸胃不好有哪些原因,并教……詳細>>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腸胃出現了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由于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造成的,那么哪些行為影響腸胃健康呢?日常怎么做能養腸胃呢?詳細>>
胃病是現代人的高發疾病,很多家庭都有胃病患者,那么,胃不好該怎么養胃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養胃的方法。詳細>>
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繁忙,不規則飲食結構而導致腸胃功能欠佳,這樣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導致胃潰瘍或胃炎,平時可通過食療的方法來保護胃部,減少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