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脾虛是很常聽的一個中醫癥狀,那么,脾虛應該如何調理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
脾虛怎么調理
對于脾胃虛弱的人來說,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調理:
1、適當服用藥物
中醫中,脾胃虛弱又主要分三個類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
脾胃氣虛主要有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面色萎黃等癥狀,這時候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
脾陽虛主要有胃腹冷痛和大便稀等癥狀,這時候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胃陰虛主要有口干、容易饑餓、胃酸等癥狀,這時候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2、注意飲食調養
首先應保證飲食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多吃能夠補脾益氣、醒脾開胃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粳米、玉米、土豆、花生、山藥、葡萄、小米、胡蘿卜、藕、燦米、栗子、香菇、紅薯等。同時對于性寒易傷脾氣的食物不應該吃,比如:黃瓜、茭白、苦瓜、枇杷、香蕉、金針菜、空心芹菜、蘿卜、香菜、茄子、柿子、西瓜等。還有油膩且容易阻礙脾氣運行的食物也要少吃,比如:牛奶、豬肉、鴨肉、甲魚、芝麻等。
3、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
可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爬山等。同時,還可以自己在睡前對自己的腳趾、胃和腹部進行按摩。
4、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
積極樂觀的心情,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愈。
兩種食物可常吃
番薯: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的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大棗:性溫,味曾,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兩干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甲養脾的記載。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搪、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責任編輯: )
如今,脾虛的人越來越多,那么,脾虛有什么要注意呢?應該如何調理呢?詳細>>
脾虛也是一個較為常聽的中醫名詞,那么脾虛應該如何治療呢?詳細>>
春季濕氣重最容易傷脾,不少人都出現了水腫、食欲下降等癥狀,那么中醫應對脾虛有什么妙方嗎?詳細>>
脾虛是很常聽的一個中醫癥狀,有人說“脾虛女人老的快”,這是真的嗎?脾虛應該如何調理呢?詳細>>
脾虛是很常聽的一個中醫癥狀,有人說“脾虛女人老的快”,這是真的嗎?脾虛應該如何調理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