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如今,很多人都會有拔罐養生的習慣。這是中醫養生中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并且效果也非常的顯著。不過,無論出于什么目的而進行拔罐養生,都會有一些細則是必須要知道的。因為這些拔罐注意事項對你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快來一起了解了解吧。
中醫拔罐的須知
先艾灸還是先拔罐。一般來說,是先拔罐后艾灸,拔罐是通過對經絡穴位或患處刺激,使患處周圍的風寒濕邪聚集,并打開皮膚毛孔,然后再通過艾灸溫通,更好的排出體內的邪氣;如果是上火人群,也可以先艾灸后拔罐,通過拔罐來滅火氣。
不宜部位。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皮膚有贅生物或骨突出處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火罐有哪些注意事項?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拔罐后不宜立即洗澡。拔火罐后,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況下,十分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招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因為皮膚處于一種毛孔伸開的狀態,很簡單受涼。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立即洗澡。
防止感染。起罐后,皮膚局部如出現潮紅、瘙癢,不可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后就可消散。拔火罐有哪些注意事項?如果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水泡輕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
避免同一個地方反復拔罐。拔火罐的時候你乃至可以拔滿滿身,因為這樣能夠全面醫治,促進治療效果。但是在一個地方反復的拔,這份治病的固執固然可圈可點,但是對皮膚來講,紅腫、破壞,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宜拔罐的人群。急性嚴重疾病、嚴重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等不可拔罐,拔罐并非人人都適合。如果你想要拔罐養生,就必須要多做了解,先確定自己是否可以進行中醫拔罐才行。
那么,中醫拔罐后會出現不同的癥狀,這些癥狀分別代表了什么呢?
中醫拔罐后的癥狀
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中醫拔罐后出現水泡:發泡現象多為局部病情的反映,一般受病情輕重(一般瘀阻較重的發泡較快)、季節(夏天較易發泡而冬季則較慢,這也是拔罐治療提倡“冬病夏治”的一個原因)、皮膚疏密(一般皮膚細嫩的易發泡,如青年女性,而壯年男性則發泡較慢)等因素影響。
罐印紫黑而暗:拔火罐留下不同顏色的印子有何含義?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最后,還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拔罐一定要找專業的技師,這樣才能防止意外發生。
(責任編輯: )
拔罐是中醫中最常見的養生和緩解不適的方法,操作方法較為簡單,很少會有副作用,因此很受大家的歡迎。不過,要真正發揮拔罐的功效作用,就不得不……詳細>>
眾所周知,拔罐之后身體會出現不同的印記,有的人印記顏色比較深,有的則比較淺,那么這些印記代表著什么呢?下面不如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下吧。詳細>>
中醫拔罐已經悄然走近人們生活,無論是在醫院治療還是在家庭保健。但是許多人對于拔罐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實,拔罐后留下的印記是一種語……詳細>>
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助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它具有散寒除……詳細>>
對于長時間待在辦公室里的上班族來說,秋季最容易出現局部肌肉的酸痛或者腰酸背痛等癥狀,其實這是寒氣侵入人體所致,祛除這股寒氣拔罐效果最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