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藥浴是中醫治療疾病和緩解身體不適的一種方法,現如今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藥浴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藥物會有不同的功效作用,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
藥浴的常見種類
藥浴作用機理概言之,系藥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處,并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里,因而產生效應。藥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調臟腑、通行氣血、濡養全身等養生功效。現代藥理也證實,藥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肌膚的彈性和活力。
風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幾滴風油精。洗浴后,會感到全身涼爽,精神抖擻,還能防止生痱子。
菊花浴:菊花30克,煎汁去渣,將藥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此浴有解暑、明目、醒腦之功。
金銀花浴:金銀花30克,煎汁去渣,將藥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浴后涼爽舒適,對小兒生痱子效果較好。
藿香正氣水浴:藿香正氣水1支,兌入洗澡水中。此浴能預防蚊蟲叮咬,治療小兒痱子、濕疹,效果也很好。
醋水浴:在浴水中加入少量食用醋,攪勻后按常規洗浴,能加快受熱擴張的皮膚毛孔收縮,浴后周身舒適,并可使頭發柔軟光澤。
人丹浴:在浴水中放入一定數量(成年人一般20~30粒,兒童減半)的人丹,待溶解后充分攪勻,再按常規洗浴,可使人皮膚沁涼、神志舒暢,有消暑提神之功效。
鹽水浴:在浴水中加入適量食鹽,待溶化后按常規洗浴,不但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而且還能使皮膚有彈性,促進皮膚健康。
麩子浴:在浴水中加入小麥或燕麥的麩子,可迅速止癢、防止脫皮,并能消除皮膚上發青的地方。
然而,藥浴是否會有需要注意的方面呢?
藥浴的注意事項
藥要對證:藥浴用藥與內服藥一樣,亦需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辨證選藥。即根據各自的體質、時間、地點、病情等因素,選用不同的方藥,各司其屬。煎藥和洗浴的具體方法也有講究:將藥物粉碎后用紗布包好(或直接把藥物放在鍋內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時,加清水適量,浸泡20分鐘,然后再煮30分鐘,將藥液倒進盆內,待溫度適度時即可洗浴。
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以保持藥池的衛生。浴后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干凈,拭干皮膚,及時穿衣服。一般而言,熱水藥浴(39℃~45℃)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肌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骨傷后遺癥、肥胖及銀屑病等;神經過度興奮、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藥浴溫度,以相當于或稍低于體溫為宜;25℃~33℃適用于急性扭挫傷。藥浴時,室溫不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在進行藥浴之前,應該要先咨詢相關專家,確定自己是否可以藥浴養生。
(責任編輯: )
冬天藥浴會有哪些好處呢?藥浴也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雖然沒有藥酒和藥茶那樣普遍,但是藥浴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哦。今天,不如就來一起看看冬天藥……詳細>>
夏季太熱,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洗個痛快澡。這時候其實不妨試試看中醫的外治法之一,藥浴。不僅解去身體暑熱,還能健身美容。但是藥浴有一些注意事項……詳細>>
我們每天都洗澡,但是藥浴卻是不常洗的,藥浴是中醫保健的一種方式,在洗澡的時候加入點中藥,是可以對應的緩解和預防疾病的,也是可以保健的,中……詳細>>
藥浴是中醫的外治法之一,就是用藥液或含有藥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種方法,在清潔身體的同時還可以消除疲勞等功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藥浴吧……詳細>>
藥浴如今越來越流行,是中醫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選配適當的中草藥,利用煮沸中藥后產生的蒸汽熏蒸,或藥物煎湯取液進行全身或局部洗浴以防治疾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