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在馬上進入深秋季節,是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間段,其實只要在秋季得到了養生就能夠安全度過一整秋,但是養生不能走進誤區。
秋季中醫養生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秋季要貼秋膘
部分人群認為秋季貼秋膘能夠抵御寒冷,但是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越來越精細化,日常的飲食已經讓身體得到充足的蛋白質脂肪及營養。超重肥胖的人群少吃油膩肥厚的食物,積極的控制體重,避免讓身體過度肥胖。營養不良或者體重偏低的人群應該先調理好脾胃。尤其是對于高血壓、胃腸道疾病以及老年人來說不能貼秋膘,以是應該以五谷雜糧為主,不能盲目進食。
誤區二、秋季多喝白開水防止秋燥
秋季天氣比較干燥,秋燥入侵,身體會出現大便干結、皮膚干裂脫皮嘴唇干燥和口干舌燥,多喝水確實能夠緩解秋燥,但是一次性大量喝水的話會增加腎臟負擔,同時也會沖淡胃液,擾亂了電解質的平衡。白天可以適當的喝淡鹽水能維持水鹽平衡,晚上喝蜂蜜水具有潤腸通便以及潤肺養肺的功效。另外飲食應該以溫瑞以及清潤為主,推薦核桃芝麻百合或者糯米等,多吃含水分豐富的胡蘿卜白蘿卜。洗澡的時間不能過長,控制在15分鐘左右,每次洗完澡及時涂抹上潤膚乳。
誤區三、春捂秋凍能強壯身體
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兒童過敏性鼻炎和心腦血管高危人群,自身調節能力非常的差,當冷空氣入侵時會讓身體產生不良反應,從而誘發相關疾病的產生。秋季必須做好及奧頭以及背部的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但是不能過早的穿太厚的衣服。
誤區四、秋季應該大量進補
不能虛實不分而盲目的濫補,藥補不如食補,不管什么樣的補藥都會對身體有害。過量的補充維生素c會引起腹瀉惡心和嘔吐,過量的吃參茸類補品會引起食欲不振以及腹脹。只有身體虛弱的人群才能夠選擇補藥,虛病又分為氣血虛和陰陽虛,只有對癥進補才能補益身體。秋季應該以滋陰潤燥為主,比如豆漿核桃烏雞以及銀耳蜂蜜等。
溫馨提示
秋季不能做劇烈運動,運動時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身體微微發汗發熱為止。運動前有10分鐘的暖身運動,推薦選擇游泳打太極拳或者慢跑等。
(責任編輯: )
中醫養生認為早晨養胃、中午養心,晚上養脈,身體中不同的器官以及經脈要對應不同的養生時間,在他們活躍的時間段來進行調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詳細>>
中醫養生并不是一味的吃中藥,中醫養生也并不只屬于老人家,很多朋友對中醫養生還存在著一定的誤解,今天小編就整理除了最常見的三大誤區,快來看……詳細>>
人們養生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從飲食到健身,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養生對身體帶來的好處,但是一定要選擇正確的養生方法。詳細>>
用艾葉制作成艾條或艾柱,點燃后對身體穴位進行熏烤,這就是艾灸,能達到保健治病功效。但艾灸錯誤習慣非但不能調理身體,反而會帶來一系列問題。詳細>>
當前,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養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養生方式和方法更是門類繁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基于對中醫的信任,選擇中醫養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