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隨著深秋的到來,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除了做好保暖工作之外也要調理好飲食,多參加體育鍛煉來增強抵抗寒冷的能力。
秋季養生的常識有哪些?
1、多吃具有潤肺燥以及健脾胃功效的食物
把20克百合銀耳,50克山藥全部洗干凈放在鍋里面煮半個小時,每天喝一次,百合具有潤肺的效果,銀耳能夠潤肺健脾,幫助減輕疲勞感,提高免疫力。山藥可達到健脾滋陰的功效,提高了脾胃的運化能力。
2、保持規律作息
秋季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能夠收藏精氣,早期能讓肺氣得到舒展。晚上11點之前要進入深睡眠狀態,早晨六到七點左右起床。起床時要放慢速度,不能過猛。早晨睜開眼在床上活動活動頭部或者四肢。
3、多運動
秋高氣爽是運動的好時機,盡量選擇緩和的瑜伽、騎行打太極拳或者散步等,以身體微微出汗為止,不能做劇烈運動,不然會傷害到陽氣。平時可以對神闕穴進行按摩,一直讓局部出現溫熱感為止,能達到溫補脾陽的效果,同時防止腹瀉。
4、做好身體保暖
秋季要做好后背和腳底的保暖,后背有督脈,只要做好后背保暖就能養護陽氣。另外晚上睡覺時盡量把窗戶關上,防止讓寒氣入侵身體。睡覺時盡量蓋上薄被子或者穿上厚的睡衣,防止寒氣入侵肚臍,導致腰酸背痛腹瀉。
5、保持良好的心態
秋季因為受到了光照減少以及氣溫的影響,再加上萬物凋零,人們的情緒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秋季養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能讓情緒波動過大,防治受到不良情緒的刺激以及干擾,保持平和的心態。平時多笑一笑能夠協調呼吸器官,內臟腹部以及胸腔之間的關系。
6、多喝湯粥
秋季要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不然會損傷到脾胃陽氣。每天早晨可以喝一碗粥可健脾胃,同時提高了抵抗力,比如蓮子百合粥、糯米粥以及銀耳粥等都可達到滋陰潤燥的功效。
溫馨提示
秋季一定要做好身體的保暖,防止讓寒邪入侵身體。尤其是肚臍部位,周圍的皮下脂肪很少而且神經分布廣泛,容易讓寒氣入侵,從而導致腹瀉腹脹及腹部疼痛等。另外要做好腳底的保暖,以免引起感冒和支氣管炎。
(責任編輯: )
秋季天氣比較燥熱,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各種疾病也接踵而來。深秋季節早晚溫差大,必須要做好精神上和飲食上的調養,健康度過秋季。詳細>>
在秋季屬于疾病多發的季節,比如腹瀉,哮喘及咳嗽等,所以一定要做好相應的保健養生,每天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來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詳細>>
驚蟄過后陽氣開始升發,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雨水增多且萬物生機盎然。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順應節氣養生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出……詳細>>
俗話說秋季無病三分虛,深秋季節是疾病的高發時間段,若想要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必須要做好養生工作,避免讓寒氣入侵身體。詳細>>
天氣漸涼,秋燥更甚,而燥易傷津。因此,深秋養生首要注重保暖,其次要防秋燥,注意飲食調理。然而,不同體質的人,可選擇性地多吃某類食物。下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