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木棉花開,冬不再來。也許是今年天氣比較暖和的原因,留粵過年的人們或許已經發現,道路旁的木棉花,在這早春的二月悄悄地綻放了。
木棉花又名紅棉花、英雄花、攀枝花,是廣州的市花。紅艷而不媚俗的花色,高大壯碩的樹干,猶如頂天立地的英雄姿態,讓人感到一股壯士般的豪邁。奇花爛漫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紅。在廣州的街道上、公園里、學校旁,隨處可見木棉花的身影。每年木棉花開時,不少市民會在木棉樹下、花叢里撿一些落下來的木棉花,拿回去曬干煲湯喝。老廣們熟知的“五花茶”,其中的一種花就是木棉花。
木棉花不僅能賞,還能“吃”,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現代研究表明,木棉花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苯丙素類化合物和揮發性成分等,具有抗菌消炎、抗腫瘤、利尿等藥理作用。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淡,性涼,歸脾經、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痢疾、泄瀉、食滯等胃腸濕熱病。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阻遏氣機。嶺南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潮濕,人們又多以魚肉為食,因而極易患腸胃濕熱性疾病,出現關節疼痛、四肢困重、頭重如裹、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癥,這主要是由于濕邪困脾所致。木棉花可藥可食,使用方便,有很好的祛濕健脾的功效,老廣們常用其來煲湯煲茶。“去濕茶”、“去濕湯”便是廣東地道的健脾化濕食療法。
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種材料簡單又易做的木棉花食療方。
木棉花扁豆煲豬骨
材料:木棉花60克,炒扁豆50克,蜜棗3個,陳皮1/3個,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木棉花用淘米水或鹽水浸泡片刻,再與炒扁豆、陳皮浸泡;蜜棗去核;豬脊骨切段敲裂。
2。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清潤醇和,能祛濕、利水、健脾,男女老少皆宜。
木棉花雞骨草豬橫脷
材料:木棉花干50克,雞骨草適量,蜜棗3個,豬橫脷1條,豬碎骨100克,生姜3片。
做法:
1、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剔去豬橫脷的“根”,洗凈;將豬碎骨洗凈。2、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個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健脾除困。
木棉花三花飲
材料:干木棉花瓣15克,金銀花10克,白菊花10克。
做法:木棉花瓣、金銀花和白菊花洗凈,加水煮沸,可代茶飲。
功效:清熱涼血、清肝明目。夏天喝了,還有解暑功效。
木棉花三星湯
材料:木棉花10g +三星湯(炒谷芽10g、炒麥芽10g、炒山楂5g)
做法:煲湯或煮水喝。
功效:祛濕助消化。如果發現孩子濕氣重、舌苔厚膩、白中帶微黃,可以連續喝 1-3天。
木棉花陳皮粥
材料:木棉花30克,陳皮10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
做法:
1。木棉花和陳皮,加水煎汁,去渣待用。
2。粳米洗凈,加水和木棉花陳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蜂蜜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涼血止血,潤肺止咳。
食用木棉花的注意事項
一、道路旁的木棉受污染較重,所以路上的木棉花不要撿回家食用,應到正規藥材店購買木棉花干,這樣更加衛生和安全。
二、木棉花湯粥不宜經常吃,每周最好不超過2次。
三、木棉花性偏寒涼,以下兩種人不宜食用:
1、老年體弱者。身體虛弱的老年人應該溫養,一般不適宜飲用寒涼之品。
2、孕婦。木棉花性寒,對脾胃虛弱的孕婦而言不宜食用。
指導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詹慧瑜、主任藥師王若倫
參考文獻
[1]黃紅中。中藥材飲片鑒別與應用圖譜[M]。廣東科技出版社.2014:34-38。
[2]鄧琪,郭麗冰。木棉花研究進展[J]。今日藥學,2010,20(02):9-11。
[3]蘇秀芳,黃長軍。木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27(05):13-15。
[4]黃時浩。藥食兩宜木棉花[J]。藥膳食療,2004(03):4。
(責任編輯:羅敏效 通訊員:許詠怡)
文章關鍵詞:
藏紅花也叫西紅花,它的原產地在伊朗和印度一帶,最初是作為香料或染料來栽培的,后來在明朝時傳入到我國。如今,我們中醫學對藏紅花這一味名貴藥……詳細>>
藏紅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可以活血化郁、安神、涼血解毒,但是食用過多的話也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反應,比如腹瀉、腹部疼痛等,藏紅花的功效都有……詳細>>
紅花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藥材,能夠輔助治療各種婦科疾病,女性經常性的喝紅花水,能夠有效的緩解痛經,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也可以排出……詳細>>
藏紅花是治病良藥,它可以調節血壓循環、活血化瘀,治療跌打腫痛、女性月經不調等癥,那么,藏紅花泡水喝有什么功效、藏紅花泡水的正確步驟是什么……詳細>>
藏紅花營養價值高,養生功效也很多,非常適合日常食用,既營養又能防治疾病。藏紅花有很多種食用方法,可以用它泡水、煮粥、煮飯、搭配青稞炒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