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濕氣是“萬惡之邪”,對身體的傷害最大,易造成頭痛頭暈、胸悶和胃脹、排便不通暢等,同時也增加患皮炎、痤瘡和濕疹以及癬類等皮膚病風險,那如何做才能去濕。
秋冬濕氣過重有哪些癥狀?
1、身體偏胖
大部分肥胖者屬于痰濕體質,所以身體肥胖、動作遲緩者往往出現內濕。
2、排便異常
一般情況下糞便如同香蕉狀,排便順暢,一兩張衛生紙就能擦拭干凈。若大便稀薄和黏膩、糞便不成形,十有八九是濕氣過重。
3、食欲不振
感覺四肢沉重,不愿動彈,胸悶氣短,沒有任何胃口,如同被濕被子或濕衣服包裹著一般,精神狀態較差。
4、反復出現濕疹
體內濕氣過重可刺激皮膚大力散熱,增加皮膚承受的負擔,降低免疫力,導致濕疹反反復復。
如何才能祛濕?
1、委中穴
先知道委中穴所在的位置,在腿窩中心點上,膝關節后,有膀胱經循行。膀胱經正是排毒祛濕的主要通道之一,委中穴是通道上的排泄口。時不時的敲打該穴位,每次敲打30下左右。
2、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凹陷處。該穴位在脾經上,掌控著身體水液,是比較重要的排濕穴位。以該穴位為中心,大拇指以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分別按揉三分鐘,能起到清利濕熱和健脾益腎效果。
3、曲池穴
曲池穴在手陽明大腸經上,大腸經濕濁之氣在該穴位上聚集。此穴位在肘橫紋外側,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對該部位連續拍打5分鐘,一直讓局部有酸脹感為好。
4、赤小豆薏米茶
水加入藥食同源的食材,比如薏米和赤小豆共同制作成赤小豆薏米茶。其中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和解毒排膿功效;薏米具有利水滲濕和健脾止瀉功效,兩者相結合能緩解濕邪阻滯脾胃功能所引起的腹脹、食欲不振以及四肢困重等。
溫馨提示
平時調整好生活方式,遠離生冷寒涼食物,適當吃具有清熱化濕和健脾功效的山藥、西紅柿和冬瓜等。熬夜或缺乏睡眠易造成水濕停滯,所以需有足夠睡眠,每天晚上睡夠7~8個小時。保持適度運動,比如快走、慢跑和八段錦等,能促使濕氣排出。
【家醫健選】同款好物推薦:
(責任編輯:羅敏峴 )
隨著春季的到來,雨水逐漸增多,室內也變得很潮濕,導致人也變得全身乏力和精神不振,而且會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癥狀,其實在都是濕氣過重所導……詳細>>
濕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濕氣過重會損傷陽氣,是疾病的來源之一。夏天雨水比較多,空氣比較潮濕,氣溫比較高,濕邪很容易侵入體內。再加上很多人……詳細>>
身體有濕氣對健康影響是比較大的,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疲乏、食欲下降等不良癥狀,平時生活中也應該做好預防。針對時起較嚴重的現象,……詳細>>
中醫認為,夏季是濕氣最重的季節,此時更要注意養生。如果你的身體經常感到疲勞、發沉,渾身無力,甚至浮腫、貪睡等這些不適時,那很有可能是你的……詳細>>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在照顧自己這方面不是特別上心,因此會遇到很多問題,濕氣過重就是其中一個。整日里昏昏沉沉,沒有什么胃口,皮膚出油嚴……詳細>>